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潜藏着一些被我们忽视的致癌元凶
这些东西生活中可能会接触到
你却不知道它们致癌
了解这些物质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接触
对于我们和家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土榨花生油
很多人认为土榨花生油更香,喜欢买点吃。
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土榨花生油虽然听起来很天然,但其实它们是黄曲霉毒素的“老巢”。因为这些油没有经过精炼处理,很容易就让黄曲霉毒素“安家落户”,土榨花生油一直都是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超标的重灾区。
除了土榨花生油,黄曲霉毒素也可能存在于发霉的花生、玉米等粮油产品。所以,如果发霉了,就尽量不要吃。
酒
酒,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特殊的传统和地位。
不过,酒精早已被IARC列为1类致癌物(对人的致癌风险有充足的证据),酒精就像是一场派对上的不速之客,它悄悄地潜入我们的身体,然后开始制造麻烦。它至少和七种癌症有关,包括口咽、喉部、食管、肝脏、结肠、直肠和乳腺。
而且,酒精没有所谓的“安全剂量”。就像是那些越堆越高的乐高积木,风险也是越堆越高。喝得越多,风险就越大。哪怕是小酌一杯,也可能让我们的危险指数“攀升”。
比如,如果你每天喝掉50克酒精,那就像是在你的健康账户上开了个不小的支票。口腔癌和咽癌的风险会增加2.1倍,食道癌、喉癌和高血压的风险也会翻倍,乳腺癌的风险更是会飙升55%。
油烟
烹饪时加热食用油会产生烹调油烟,它是食物热烹饪过程中挥发的油脂、有机质及热氧化和热裂解产生的混合物,至少含有300多种物质,包括具有强致癌性的多环芳烃类和具有诱变性的杂环胺类等。与非烹饪时间相比,室内烹饪过程中的PM2.5的质量浓度和数量浓度分别提高了12倍和85倍。
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健康危害,增加患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子宫颈癌、生殖障碍、睡眠障碍、抑郁症、胎儿发育不良等风险。
不仅如此,烹饪时产生的 PM2.5会迅速充满房间,所以我们要在烹饪之前20秒就打开油烟机可以更好的控制油烟的分布,防止油烟扩散;在烹饪过程中要一直保持开启状态,并在烹饪结束后让油烟机继续工作3分钟,可以更好的排出PM2.5,使其浓度满足空气质量要求。
鱼生、醉蟹等
淡水生鱼、生虾蟹等不但容易细菌超标,也容易把肝吸虫(华支睾吸虫)等寄生虫带到你身上。
但很多人不知道,肝吸虫也是I类致癌物。
肝吸虫在体内的寿命可长达20~30年,长期寄生在胆管,可诱发胆管癌及肝癌。而且,肝吸虫慢性感染的症状未必很明确,轻度感染甚至可以没有症状,容易误诊漏诊,也堪称沉默的杀手。
想想肚子里的虫,还是慎吃淡水生鱼、生虾、生蟹贝螺类吧!
发霉水果切掉坏的继续吃
水果坏了一点不舍得扔,于是切掉坏的部分,继续吃。
这种行为真的很危险!只要食物发霉了,无论肉眼可见面积多大,其他看不到霉菌的部位很可能也已经被它占领了。
水果部分烂了或者长霉以后,整个水果的微生物污染程度都很高,也就是说,水果一旦有发霉、腐烂的部位,整个果子可能都已经被污染了,你吃下去的不仅是果肉果汁,还可能有大肠杆菌、展青霉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它们对健康危害很大。细菌可导致呕吐、腹泻等症状;霉菌可导致神经和内分泌紊乱、免疫抑制、致癌致畸、肝肾损伤、繁殖障碍等。
解决方法:发现有霉变部位,最好整个丢弃!
家庭烧煤
很多老人在家里生了一辈子的煤炉,暗藏致癌风险:煤烟粉尘和“家庭烧煤室内排放”,都是证据确凿的 I 类致癌物。
在农村家庭,煤炉产生的烟气,往往与缺少抽油烟机清除的炒菜油烟叠加,形成更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
国内一项针对 32 万人的研究显示,在这些室内污染中暴露时间每增加 5 年,肺癌死亡风险就增加 4%。
若爸妈还在用煤炉,尽量给家里做个采暖升级。确实需要在家烧煤,最好使用烟囱。
本期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