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一死一伤对家属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伤痛,对他们造成的伤害可能会在心里面留下一辈子的阴影,先不说过错方是谁,这样的结果肯定是一个悲剧,一个学生就这样没了,另一个学生受了重伤,他们还是那么小的孩子啊!
交通事故到底如何来避免呢?
网友们对此有很大的争议。有一部分的网友们表示这辆车好像是在右拐,他们右拐的时候好像不用看灯,虽然造成这个伤害原本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好像货车的过错也不是那么大,毕竟那个角度是盲区,而小学生的个子又那么低。
另一部分的网友们持反对意见:虽然又拐的时候不用看灯,但是也至少要看一下人吧!毕竟人家小学生是正常的在走人行道,而且大货车好像也没有减速,所以才导致了这个意外发生,意外原本是可以被避免的,但是现在造成了一死一伤,即便没有违反交通规则,但是确实造成了很严重的伤害,所以这个是要负责的,因为有人命。
从视频中来看,两个小学生应该是下了课以后正常的在人行路上走,他们两个人是守交通规则的,以为这样走路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没想到中间出来就出来了一个大货车,大货车如果能仔细的看一下路上的行人,就不会产生这样的意外了,但是好像他们没有看也并没有减速,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是有过错的。
大车有的时候确实是有盲区。就是因为他们有盲区所以我们路人在行驶的时候要过多的注意,因为大车看不见,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开大车,要不就是付出生命的代价。
交通意外时常发生,有的时候我们避免不了这样的灾难,但是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注意力,这样至少可以减少一些交通事故的发生。
希望这样的交通事故能少一点。在日常行驶的时候能多等一分钟,不抢一秒钟,不然到真正的发生了灾难的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人的生命非常脆弱,可能在某一个瞬间就没了。
一方面,要解决大货车视线盲区多的问题。据《山东商报》报道,早在2013年,交警已研发出全国首例大货车红外线后视影像仪,能够全面消灭视觉盲区,降低事故发生率,但由于这种影像仪造价较高,单个仪器的成本在1000元左右,很难得到有效推广,因此,未来需要降低这种仪器的单价,或开发成本更低的产品。另一方面,为减少大货车司机的违法行为,要增加大货车司机的违法成本,减少运输成本。据《法制日报》报道,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主任罗楚湘建议:“应该化专项整治为常规整治,启用多途径整治办法,可以设置有奖举报,鼓励公民随手举报,比如手机视频录像、车辆行驶记录仪录像等。”另外,业内人士提出,要减少各种杂费、油费,让大货车司机少装点,跑慢点也能赚到钱,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减少大货车司机的违法行为。
撞人的车辆是个大货车,暴露出了大货车经常闯红灯,还有视线盲区比较多等安全问题。大货车闯红灯真的非常常见,但是他们又经常有视线盲区,还这样违反交通规则,真的非常可怕,希望每个人都能遵守交通规则吧。
从视频上的事发过程看,涉事货车司机右拐时应该是没有看到两名孩子,两名孩子恰巧处于货车司机的盲区范围。就应该设置“大货车盲区警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