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301跌倒风险综合管理
“睡了一夜总感觉睡眠断断续续”“明明睡着了,但又感觉像没睡着”“睡到半夜总是醒,醒来又半天睡不着”……这种“碎片化睡眠”很多人都经历过,尤其是中老年人!
有研究发现:长期处于碎片化睡眠会导致大脑加速衰老、记忆力下降,全身炎症水平上升!
长期这样睡觉的人,
记忆力下降、全身炎症上升!
2024年8月,《细胞代谢》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常“碎片化睡眠”会引起身体代谢紊乱、大脑认知损伤和全身的炎症反应。
(研究截图)
研究聚焦在很多人存在的“碎片化睡眠”问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长期经历碎片化睡眠的小鼠,会出现葡萄糖代谢失衡和大脑认知功能损伤。
主要表现为:糖耐量受损、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葡萄糖稳态失衡等。而且经历睡眠碎片化的小鼠在空间学习和记忆方面表现不佳。
“碎片化睡眠”4大危害
碎片化睡眠主要有4大危害:
1. 碎片化睡眠会损害人的认知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2. 长期碎片化睡眠会引起代谢紊乱:增加高血压、肥胖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3. 碎片化睡眠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人们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 碎片化睡眠会削弱人体免疫功能:增加感染、肿瘤等疾病的患病几率。
为什么中老年人,
更容易出现碎片化睡眠?
众所周知,随着年龄的增加,睡眠时间也会越来越少,甚至睡眠碎片化是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的睡眠问题。其实许多动物在变老时,都会经历睡眠质量变差、碎片化睡眠状况。
2022年2月,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大脑中“Hcrt神经元”的活动能控制清醒和睡眠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Hcrt神经元更容易被触发,出现过度兴奋,进而导致出现“碎片化睡眠”。
睡前多做这3个动作
能改善睡眠时长!
2024年7月,一项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在线·体育与运动医学》的研究发现,在睡前4小时内,多做这3个抗阻运动动作:深蹲、提踵、提膝展髋。
一次只需3分钟,每隔30分钟进行一次。这样可使当晚睡眠时间延长近30分钟。
(研究截图)
睡前做这3个抗阻动作:
深蹲:
模仿坐椅子的动作,膝盖不超过脚尖。
提踵:
站立抬起后脚跟,使小腿肌肉收缩,然后脚跟慢慢回到地面。
提膝展髋:
站立膝盖抬高,直腿髋关节伸展。
(研究截图)
而其他类似的研究还发现,睡前定期的抗阻运动,对于高血压和胰岛素反应有益;长期坚持,还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做好7件事
一觉到天亮
保证好睡眠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01
睡前做腹式呼吸
吸气时主动将腹肌缓慢鼓起,呼气时再主动将腹肌缓慢地缩回,以此将呼吸频率降低,会让人放松,减轻焦虑。
02
多晒太阳多运动
白天增加阳光照射,会在脑内积累更多天然的褪黑素,有助于睡眠。多做一些运动,哪怕是散步半小时,也会有利于睡眠。
03
保持乐观的情绪
客观事物和自我心态都可以对情绪产生影响,如果没有办法改变客观事物,那就尽量改变自己看事情的角度,进而改变自己的心态。
04
打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睡前关灯、被子厚度适宜、枕头高度适合自己;
同时要保证室内环境昏暗、安静,有助于褪黑素分泌促进睡眠;
05
睡前不看手机
避免在睡前长时间看手机,因为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影响人体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睡眠质量,出现睡眠碎片化。
06
睡前避免咖啡喝酒
避免睡前饮用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料或食用辛辣食物,这些都会干扰睡眠,导致睡眠碎片化。
07
不要乱用药
滥用褪黑素、安眠药等,不仅对改善睡眠无益,还可能有其他副作用。
提醒:半夜醒来不要看时间。看了时间很可能会计算距离起床还剩几小时,反而会增加压力。
你还有什么
提升睡眠质量的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