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老年患者如何更好地控制高血压,让健康常相伴?答案是:科学运动。
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益处
美国心脏协会与欧洲心脏病学会先后将体育运动作为高血压患者一级预防的重要手段。科学运动堪称老年血压“守护者”。它能强化心肺功能,让心脏泵血更强劲;调节神经系统,舒缓焦虑情绪,助力提升睡眠质量;促进血液循环,使血管维持良好弹性,助力血压平稳下降。每一次运动都是健康的积攒,规律锻炼、增加身体活动,对控制血压大有益处,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
运动前的准备工作
1. 全面健康评估:老年人运动前,一定要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与评估,包括血压、心电图、心脏超声、血糖、血脂等,评估身体状况,确保自身血压稳定(收缩压<160 mmHg和舒张压<100 mmHg),同时排除运动禁忌,确定适合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2. 选择合适装备:准备舒适、透气的运动服装,选择轻便、合脚、具有良好减震和支撑功能的运动鞋,在保护关节的同时也避免跌倒。
3.了解天气情况:尽量避免在高温、严寒、大风、雾霾等恶劣天气外出运动。如果选择户外运动,提前查看天气预报,做好防护措施。
同时尽可能携带急救药物和手机,以免发生意外危险。
运动项目推荐以及时间和强度的控制
运动对身体有益,但只有掌握好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才能让其发挥应有的价值。
项目推荐:对于患有高血压的老年群体,首选的应该是简单的有氧运动,包括:健步走、慢跑、乒乓球、广场舞、太极拳、游泳等。
时间控制:推荐每周进行5-7次,每次30-60分钟。若身体状态不佳,可以分组进行,例如每组持续10分钟,运动3组。如果刚开始运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稍微减少运动时间。
强度控制:对于血压控制达标的高血压患者,推荐开展中等强度(心率储备的40% - 59% )或高强度(心率储备的 60% - 75% )的有氧运动。可用心率储备法计算运动靶心率,举个例子,若设定运动强度为50% ,运动靶心率的计算方式就是:(最大心率-静息心率)×50%+静息心率。其中,最大心率一般可通过公式 “220-年龄” 进行粗略估算。
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1. 循序渐进:运动前应注意热身,最开始运动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不适应的的正常反应,起初可以适当缩减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身体适应后逐渐增加时间和强度,但也不要过分增加。
2. 注意心率:运动时要关注心率变化,不要超过心率上限。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
3. 合理安排时间:夏季建议选择在凉爽的清晨,冬季建议选择在日出一段时间之后。应注意的是:饭后不宜立即运动,建议饭后1-2小时再进行锻炼;也不要空腹运动,避免发生低血糖。运动过程中要适当补充水分,少量多次,防止脱水。
特别注意:若血压超过平稳范围(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10 mmHg),应立即停止运动,及时到医院就医。
运动后的护理
1. 放松整理:运动结束后,请不要立刻停下休息,可以进行5-10分钟的放松活动,如慢走、拉伸等,帮助身体从运动状态逐渐恢复到平静状态,同时减轻肌肉酸痛。
2. 注意保暖:运动后身体出汗,毛孔张开,要及时擦干汗水,更换干燥的衣物,避免着凉感冒。
3. 观察身体反应:运动后注意观察老人的身体状况,包括血压、心率、疲劳程度等。如果出现异常或者身体不适,及时就医。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运动要以安全、适度、舒适、循序渐进、坚持为原则。科学合理的运动,不仅能辅助控制血压,还能让老年人拥有更健康、更有活力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