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郑雯心 日照报道
《何德亮考古文集》详细介绍了作者在30多年的考古职业生涯中,从事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所撰写的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及相关课题的科研成果。
本书根据掌握的第一手田野考古资料,分别就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物质文化遗存的面貌特征、年代分期、地方类型和文化性质所作的详细论述;首先就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商品交换、彩陶艺术、古代乐器、墓葬制度、特殊习俗、古代文明起源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以及山东龙山文化的类型与分期、聚落分布与经济形态、历史地位等学术课题进行全面阐释。还有对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农业经济、自然环境、史前玉器、陶塑艺术、早期铜器、宗教祭祀、古代战争以及与周边地区原始文化的相互交流与深入融合等的专题研究。
尤其是关于古代农业、家畜饲养业、各种手工业的进步,以及冶铜术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城市的兴起、聚落形态的产生与演变、社会内部分层与分化、金字塔式中心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等的一系列研究课题,均与山东地区古代文明起源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一直是作者长期关注和深入探讨的重点研究领域,同时也是本书所展现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书的出版,对于进一步研究山东地区的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顺利进行以及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与传承提供了翔实资料,因而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何德亮,山东广饶人,1952年10月生,中共党员。1978年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
何德亮长期从事田野考古与学术研究工作,重点是关于山东地区史前时期诸考古学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研究。曾任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级研究馆员,《海岱考古》辑刊执行主编,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24年首批入选山东省直老干部专家型人才库。主持的日照海曲汉代墓地被评为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表学术论文和考古报告120 余篇。主编或合作出版专著9部,其中主编的《枣庄建新》被评为 1997 年山东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最近主编的《昌邑辛置》(全四册)获2023年山东省第三十五届考古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同时获2023年山东省第三十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