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玉
由广大爱好者自制,和田玉知识共享平台——全网唯一
1741篇原创内容
近几天川普的关税战打得如火如荼,我和几个朋友也对未来的经济形势忧心忡忡,尽管大家都看好我们的国运,坚信一定能战胜蛮横且荒诞的美帝,但我们也知道,肯定是要过几年苦日子了。
同为和田玉的收藏爱好者,我们当然要调整入手的方向与策略,至少是不能再轻信网络上的宣传,入手那些短暂蹿红的品种啦!
回顾前几年的鸭蛋青、翠青、藕粉料、米达料、天泰料,以及去年还在大肆炒作的所谓且末金山糖白料,现在又有多少人仍然在接盘呢?
据此推导下来,今天各大直播间里正在鼓吹的各种进口碧玉,前景究竟怎样,也就可想而知了。
岂止是这些各产区的广义和田玉山料?面对严峻的形势,购买狭义的和田子玉也要格外的谨慎小心。
被业内人士挑选淘汰下来的鱼缸籽,利用“病料”勉强粗制滥造出来的怪庄玉器,同样要避之唯恐不及。我们的讨论结果是,以后非用优质新疆和田子玉雕刻的经典款不买。
至于何为经典,参玉还是要迂腐的用拆字法来加以分析。首先,这个“经”字与“纬”相对,可以被理解成一条贯穿的纵线。
而在古代先民们对于书籍的分类上,通常又将之划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与佛道两家不同,儒家对“经”这个概念极其重视。
仅认可五经或者十三经的概念,而在这些经书之中,《易经》又一向被认定为群经之首。不谈卜筮派的问题,作为易理派的信徒,笔者认为,易经是一本阐述客观规律的哲学著作。
而“典”则可以被简单的解释为典范、实例。将这二者落实到玉器收藏中,我们便可以通过对历朝历代的高品级玉器进行系统研究,并从中总结出亘古不变的铁律来。
然后便是依此去选择那些器形符合规矩,比例遵循法度的玉器。比如饱满圆润的玉镯,方正典雅的子刚牌,端庄敦厚的手把件。
当然,玉器的经典款远不止于此,就像瓷器中不只有梅瓶、观音瓶、将军罐一样,和田玉的造形也可谓是百花齐放。而且是每个器形都自有其精品。受篇幅所限,我们难以尽述,还是留待日后逐一介绍吧!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转载)
如果你也认同“参玉”这种,不以销售和田玉牟利为目的,
希望给自己的兴趣爱好留下一小块净土的作法,
欢迎您通过点赞分享,来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