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活动既是团结凝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推动“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重要实践,更是 践行艺术为民理念,为艺术家与公众的深情对话、双向奔赴搭建常态化平台载体,给宋庄艺术创意小镇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同心动能”。
在启动仪式上,宋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磊向大众公布了首批开放的艺术家工作室、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园区等十余个点位。新入驻宋庄的国瓷大师黄春茂微美术馆首次向公众开放,集中展出APEC会议、G20峰会等多款国宴瓷器,展现精湛工艺与大国风范;北京城市副中心公共艺术孵化展示基地同步亮相,成为公共艺术赋能城市空间的最新高地。
艺术对话榜样
泥土与匠心共谱文明乐章
在钞氏兄弟工作室,国家级陶艺大师钞子艺、钞子伟以《东方红拖拉机》《史迹》等作品复刻时代记忆。
当代表们触摸陶土的温度,见证传统技法与现代审美的交融,扎根基层的奉献岁月与作品中的奋斗精神悄然共振。“这些泥土承载的不仅是艺术,更是匠人的坚守。”
黄春茂微美术馆内,APEC峰会、G20杭州峰会国宴瓷器惊艳亮相。在匠人“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中,照见自己扎根平凡岗位的坚守,于艺术细节中读懂“敬业”与 “匠心”的同源共质。
在万山河艺术馆,当代艺术家与道德模范展开跨界对话,城市美学画卷与凡人善举的精神图谱交相辉映,印证"艺术源于生活,榜样亦是城市艺术品"的深刻内涵。
礼遇机制升级
从表彰到浸润式关怀
宋庄镇创新打造“ ‘宋’你一朵小红花”文明培育品牌,将传统表彰升级为 "全周期关怀"。
宋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磊表示:“我们正推动‘德者有得’从理念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生活场景,让文明礼遇成为城市基因。”通过艺术研学、文化体验等进行常态化浸润。
艺术赋能治理
文明之花绽放无界艺术馆
作为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基地,宋庄镇以“艺术五化”战略为引领,通过 “1+2+3+6”文明培育体系,串联起69家艺术场馆、7000名艺术家的资源优势。
首批开放的11个艺术空间中,既有展现大国气象的国瓷艺术,又有融合非遗的沉浸式体验,更推出 “听、玩、吃、游”主题Citywalk线路,让市民在艺术咖啡香中品味文明新风。
从喇嘛庄村“党建+艺术”治理模式,到 “寻找宋庄‘艺中人’”品牌活动,艺术正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正如“宋庄好人”专属logo设计者刘恒甫所言:“五颗红心聚成的小红花,既是文明种子的播撒,更是艺术与善治的双向奔赴。”
可感可触深度体验
非遗技艺与潮流设计跨界融合
值得关注的是,在统战工作的大团结、大联合主题下,广泛凝聚艺术家、网络知名人士在内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各方智慧和力量,宋庄艺术创意小镇将常态化推出“公众艺术开放日”, 每月第三个周六分批开放“小而精、小而美”的艺术家工作室与艺术空间,涵盖绘画、雕塑、装置、新媒体等多元艺术形式,可感、可触的深度体验,让高冷的艺术殿堂化作触手可及的生活场景,实现公众与艺术的 “同心共鸣”。
同时,还将有效联动本地商户与艺术机构,推动非遗技艺与当代艺术、匠人手艺与潮流设计跨界融合,让公众既能在美术馆邂逅知名艺术展,在工作室体验手工陶艺,又能在小镇街角品尝特色咖啡、艺术美食。
无论是初次接触艺术的孩童,还是深耕行业的收藏家,都能在宋庄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打开方式”,感受“文艺范儿”与“烟火气”交织的独特氛围。
当好人榜样走进创作现场,当市民在工作室体验陶艺制作,宋庄正书写着 “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生动篇章。
从“艺术聚落”到“同心之旅”,这个春天,不妨走进宋庄艺术创意小镇,在艺术空间里见证创作灵感的迸发,感受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一起“尚宋庄”,共赴这场跨越界限的“同心之旅”吧!
北京青年报副中心新媒体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