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生活 »

著名书法家丁永康 写好硬笔书法的“三字经”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5月8日,记者在大河书局读者服务中心见到了著名硬笔书法家丁永康,他和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编辑带着一套和统编版中小学语文课本对应的硬笔书法训练书籍《写字高手》来到郑州与中小学师生交流。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丁永康说:我来郑州接接地气儿,老师和同学是具体使用者,他们最有发言权。

丁永康是著名的硬笔书法家,他的硬笔书法吸取了毛笔书法的营养,风格独具,高雅轻灵,飘逸潇洒,既美观大方又有很强的书写实用性。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国内多家出版社为他出版了大量的硬笔书法字帖,在中国当代硬笔书坛有很高的声誉。在书法教学上,他潜心研究,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写字教学法,其中“汉字书写教学新型训练板”等两项获得国家专利。目前正在使用的统编版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示范字就是由他书写的,无数小学生刚开始提笔写字就潜移默化地受到了他的影响。

在数字化、电子化、智能化的今天,汉字书法教育的必要性在哪里呢?

丁永康介绍说,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体系甲骨文就是在河南安阳首先发现的,使用至今的文字是中华文明5000年不断裂的核心要素之一。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无论什么时候,书法教育都会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中小学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这套《写字高手》将引导学生在练习写字的过程中,了解写字知识、学习写字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审美素养。这是一个从识字、写字、学知识、感受艺术审美的渐进过程。

写字重要,但写好字又很难。

在与学生交流的现场,丁永康老师也是从楷书的一笔一画开始的,这让记者想起了书法教育历史上著名的“永”字八法,巧合的是,丁永康老师的名字中也有一个“永”字。

丁永康说,楷书是汉字的主要书写字体,楷就是楷模、法式的意思,就是标准字体。学生识字、写字都是从楷书开始,既是语文教育的中原内容,也是书法入门第一步。练习楷书,应该从笔画和结构两个方面下功夫。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字要素的最小单位,构成汉字的基本笔画主要有横、竖、撇、捺、点、钩、挑、折8种,其他笔画都是由此衍变而来。笔画好比零件,结构好比装配,笔画写得好,装配起来就容易出合格产品。

看过学生们写的字,指出具体问题之后,丁永康反复强调把字写好的三个关键:写、挺、准。

写就是书写每个笔画都要有下笔、行笔、收笔三个步骤,写的过程要有节奏变化,不能平拖或平划。挺就是将笔画写得挺拔,刚劲有力,做到直如线,弧如弓,不弯不曲。准就是每写一个笔画,下笔之前要看准,长短粗细、做到长短适宜、粗细恰当、位置准确。

丁永康强调,练习硬笔书法,不仅能写得一手好字,还能有助于培养学生不急不躁,专心致志的习惯。古人说“书道养正”,就是这个道理。

提高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是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

丁永康说,现在博物馆、美术馆很热,假期很多博物馆预约很困难,这是好现象。学生、学校都应该注重字外、课外、校外功夫,参加一些讲座、比赛等活动,开展书法实践、感受书法学习氛围。经常到美术馆、博物馆、名胜古迹,可以拓展书法学习的空间。我们的目的不是把每个孩子培养成书法家,而是激发他们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丁永康艺术简介

丁永康,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毕业,1987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第6、7届刻字硬笔委员会委员。

40多年来,先后出版书法字帖数百种,发行量达千万册,其中《钢笔字书写新技法》等字帖单册发行近百万册。小学《语文》课本选录其楷书作品,中学《语文》课本正楷字行楷字书写人。受聘于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讲授毛笔楷书、硬笔楷书和行草书课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著名书法家丁永康 写好硬笔书法的“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