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生活 »

“珠水濯筆,硯邊留跡”书法作品展启幕,共绘潮汕文脉与羊城风雅

5月10日下午,“珠水濯筆,硯邊留跡”余昌国书法作品展在陈树人纪念馆隆重启幕,这场由广东省潮人海外联谊会书画院主办、广州市汕头金山中学校友会协办的文化盛会,以笔墨为舟,以砚池为桨,共绘潮汕文脉与羊城风雅,共叙校友情谊,传承中华文化。

据了解,本次展览的展名由广东省委原副书记蔡东士题写。蔡东士挥毫题字,遒劲洒脱,如明珠缀于展卷之首,为展览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底蕴与精神高度。

下午4点半,开幕式正式拉开帷幕。现场嘉宾齐聚一堂,满怀期待。主持人率先登场,对 “珠水濯筆 硯邊留跡” 书法作品展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向大家介绍了本次展览的主角 —— 余昌国。

余昌国1926年出生于文化底蕴深厚的广东潮州,1941年就读于广东省立金山中学(现为汕头市金山中学),正是在那段青葱年少的岁月里,他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1949年从中山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在公安、新闻事业都颇有建树。离休后,他开始潜心于书法艺术的创作与研究。

展览现场,一幅幅作品悬挂于展厅四壁,吸引着众人的目光。余昌国的书法以草书见长,风格脱俗流畅,富有气势,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他长期临习怀素等古代名家的草书碑帖,笔法自然流畅,毫无刻意雕琢之感,尽显返璞归真之态。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他多年来创作的多幅墨宝,涵盖了不同时期的风格与思考,是其书法艺术生涯的一次全面呈现。

开幕式上,余昌国在众人热烈的掌声中缓步登台。书法作品《奋楫笃行》徐徐展开,这幅作品延续了他一贯的风格,笔墨之间尽显豪迈之气,仿佛在诉说着余昌国一生的奋斗历程,也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墨宝赠送仪式上,余昌国将精心创作的书法作品赠予陈树人纪念馆的陈美霞馆长。这一赠一接之间,传递的不仅是艺术作品,更是校友会与纪念馆之间深厚的情谊。

此次活动嘉宾云集。汕头市金山中学校长吴进南亲临现场致辞,他称学校一直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书法作为文化瑰宝,意义重大。此次书法展,既是对余昌国艺术成就的肯定,也是学校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契机。

作为此次书法作品展的策展人,广州市汕头金山中学校友会常务副会长蔡敬阳表示,余昌国是金中学子敬重的大师兄,为人爽朗,爱与年轻人交流,还将近千幅作品及毕生收藏的书法用具捐赠给校友会。展览意在联络校友,把余昌国对书法的热爱烙印在金中文化记忆里。

广东省潮人海外联谊会书画院秘书长郭慧君分享道,余昌国是书法艺术领域的佼佼者,更是弘扬潮汕文化、传统文化的领航人。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结晶,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诠释,成为了家乡的文化亮点,这体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更彰显了潮人传承文化的使命感。

此次展览期间,广州市汕头金山中学校友会还从展出作品中精选了四五十幅佳作,集结成册。这本作品集不仅记录了余昌国的书法艺术成就,更承载着深厚的校友情谊,成为一份永恒的留念。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 5 月 18 日,感兴趣的观众可于5月11日至18日(周一闭馆)的10:00-12:00和13:00 -17:00前往陈树人纪念馆参观,在墨香笔韵中领略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文|记者 卢佳圳 实习生 李彦彤

图|受访方提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珠水濯筆,硯邊留跡”书法作品展启幕,共绘潮汕文脉与羊城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