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生活 »

“七彩艺术之旅”温暖启程——为中国1300万孤独症人士而生

主办方供图(下同)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文梅 北京报道

一个全新的公益项目“七彩艺术之旅”诞生了,为中国1300万孤独症人士而生。

2025年5月10日,由广州市社会服务发展促进会十方艺术人文公益专项基金联合承宇收藏书院、国青模联发起的“七彩艺术之旅”公益项目在广州正式启动。该项目以“倡导孤独症友好出行,融合多彩未来”为主题,旨在通过艺术共创、自驾采风和影像纪录等形式,打破社会对孤独症群体的刻板印象,鼓励他们融入社会,并呼吁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理解支持。

创意互动,叩开艺术之门

“七彩艺术之旅”公益项目启动仪式在别具一格的“错袜签到墙”中拉开帷幕。来宾们通过随机抽取不同颜色的袜子完成“配对”。这一充满艺术张力的互动方式,象征着对孤独症群体独特性的尊重与接纳,暗喻每个生命的独特性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现场同时化身沉浸式艺术空间。多幅孤独症儿童青少年的画作与观众展开心灵对话,吸引大家驻足欣赏,并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画作背后的故事。

广东省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和广州市海珠区无界艺术公益创新发展中心选送的Band队弹唱、电钢琴演绎等节目在现场亮相,来宾们自觉围拢在舞台前,充分享受律动的美好。特殊教育艺术家韦一哲与主持人、电钢琴手默契配合,带动在场来宾即兴演绎。这位曾获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金奖、亚太地区肖邦钢琴大赛特别奖的24岁青年,用音乐与肢体语言,和观众进行跨次元对话,其自创的“色彩音阶”演奏法让古典音乐焕发新声。

思想碰撞,激荡公益新声

此次项目启动吸引了众多嘉宾莅临现场交流互动。

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原二级巡视员郭伟表示,“七彩艺术之旅”创新采用艺术介入方式,是《广东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中“社会力量参与助残服务”的生动实践。广州市社会服务发展促进会副会长黎婉仪认为,艺术是帮助孤独症群体突破沟通壁垒、建立自信的有力工具,十方艺术人文公益基金通过专项基金模式聚拢更多社会资源,为社会问题的解决引入活水,为艺术公益开辟了新路径。

在“公益创新与艺术融合”主题对话中,家长代表戴榕分享了自己作为孤独症孩子母亲的经历,强调社会需要给予孤独症群体更多的包容和接纳。她讲述了自己通过向邻居派发告知孩子情况的信件,从而收获理解和帮助的经历,表达了对社区的感恩。

“广州至少有20万这样的家庭,但很多家长不愿站出来,社会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包容和接纳,才能让他们有勇气面对孩子未来的挑战。我们鼓励孤独症孩子的家长加入家长组织,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变家长心态。通过与其他家长抱团取暖获得力量和信心,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认知和包容。”戴榕说。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知名学者唐昊则从宏观角度探讨了如何为中国人创造表达慷慨和善良的机会。他被戴榕的故事所打动,认为这证明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善良和慷慨,提出要创造一种可持续的公益模式,让人们的慷慨和善良能够得到正反馈。

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唐昊提出了“人文公益”理念,即“Of the human,by the human,for the human”,强调在公益链条中,应将每一个角色都当作正常人来关爱。他认为,公益应该有三个闭环:资源闭环(捐赠者闭环)、人才闭环(执行者和志愿者闭环)和受助者闭环。资源闭环就是让捐赠者在捐赠资源、金钱、时间和精力的同时,获得精神回报,实现马斯洛需求,将公益视为成就人生的形式。人才闭环就是为公益界人才提供职业上升渠道,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受助者闭环就是当受助者转变为助人者,完成精神文化层面的蜕变,实现真正的成长。

“当我们身处社会发展转型期,当互联网+AI的时代车轮滚滚向前,当残健融合成为新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目标,人文公益应成为连结和打通人心的核心力量,理解之、践行之、完善之,假以时日,必有所成。”唐昊说。

融合教育倡导者关小蕾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特殊儿童艺术教育的经验,分享了艺术治疗在孤独症群体中的作用。她认为,艺术为不擅长社交的孤独症儿童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语言,让他们能够沉浸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

“我至今还记得1984年接触的第一个个案,发现这个孩子在艺术表达上非常优异。后来多年教学实践也可以得出相似的结论——对于不擅长社交的孤独症儿童来说,艺术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语言,让他们能够沉浸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艺术不仅是一种表达,更是一种疗愈,可以帮助孩子和家长舒缓情绪、改善关系。”关小蕾总结道。

十方艺术人文公益基金发起人陈嘉俊对“七彩艺术之旅”公益项目的宗旨和愿景予以了解读。他指出,“七彩艺术之旅”将通过独有的工作方式,重塑社会叙事,倡导社会包容接纳,与孤独症群体开展更多有益的互动。广州市社会服务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徐晗表示,“七彩艺术之旅”公益项目的正式启动,标志着社会各界对孤独症群体的关注与支持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七彩艺术之旅”项目包含孤独症艺术之旅采风计划、自媒体和纪录片专题传播与倡导计划以及后期全国巡回展览等内容。艺术顾问韩瑞玲详细介绍了采风计划,该计划将组织孤独症孩子、青少年公益大使、艺术家、后勤保障团队、拍摄团队约30人的自驾游车队,开展9—12天的艺术采风之旅。她强调,“七彩艺术之旅”的核心在于“看见”,旨在解决孤独症群体面临的社会认知障碍和融合困境,要让更多人“看见”他们,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和需求,实现人文价值的提升——从“我看见你”到“我看见我自己”。

据悉,“七彩艺术之旅”以艺术人文倡导为切入点,促进孤独症群体社会融合。项目计划组织孤独症家庭和青少年公益大使及艺术家组成自驾游车队,深入甘肃敦煌、云南丽江、广西桂林等地,共同创作艺术作品,记录旅途中的点滴,并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巡回艺术展览。通过转变叙事方式、跨界合作和多元化传播手段,提升公众认知,促进社会融合,探索公益3.0模式,推动公益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障纪录片的顺利拍摄,“七彩艺术之旅”发出了“百名联合出品人计划”的公益倡议。国青模联代表公布传播矩阵,该纪录片预计将在腾讯、哔哩哔哩等平台播出,预计曝光量约达5个亿。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七彩艺术之旅”温暖启程——为中国1300万孤独症人士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