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留下无数诗文与传说,但关于他的真实面容,却始终笼罩在厚重的宫廷画风与美化之中。
直到一位外国画家的“偷偷还原”,才让世人第一次看到了那个真实、不加修饰的乾隆。
这幅画像曝光后,网友一片哗然,竟有人惊呼:“怎么这么像某位当红明星?”
万人之上的神秘存在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皇权就是至高无上的。
皇帝被奉为"天子",据说是上天之子,奉天承运,代表老天爷来治理芸芸众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在这样一种"君权神授"的观念下,皇帝俨然成了一个凌驾于万人之上的神秘存在。
在古代,平民百姓一辈子可能连皇宫的大门都摸不到,更别提见到皇帝的尊容了。
即便是在深宫里服侍的大臣们,能有幸近距离接触到皇帝的机会也少之又少。
皇帝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似乎都笼罩在一层看不透的迷雾中。
久而久之,在民间便流传出了种种关于皇帝相貌的猜测和想象,甚至还演化出了"龙颜大悦""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等用来形容皇权的习语。
盛世年间的传奇君主
说起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皇帝,乾隆可谓鹤立鸡群。
他执掌大清王朝长达六十余载,是清朝入关后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
乾隆统治时期,恰逢满清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
乾隆帝年轻时勤政爱民,雄才大略。
他继承父亲雍正帝和祖父康熙帝的治国方略,励精图治,开疆拓土,将大清版图拓展到空前广阔的程度。
他平定准噶尔叛乱,收复新疆,派兵安抚台湾,还曾六下江南,体恤黎民疾苦。
当时的清朝,可谓国富兵强,万国来朝。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乾隆晚年,渐渐力不从心,也染上了好大喜功的习气。
他开始耽于逸乐,沉迷声色犬马,宠信奸佞小人,导致吏治腐败,民不聊生。
乾隆驾崩后,其子嘉庆即位,大清王朝就此走向没落。
乾隆的一生,堪称是一部盛衰荣辱的缩影。
他亲身经历了大清王朝从鼎盛到衰落的过程,见证了一个伟大帝国的兴衰轮回。
作为一代枭雄,乾隆皇帝在位时究竟是何等风采呢?他的真实面容又是怎样的呢?
宫廷画师笔下的"天颜"想象
在那个缺乏影像记录的年代,人们对皇帝的长相可谓充满了好奇和遐想。
当时,人们只能通过观摩宫廷画师绘制的御容图像,去一窥皇帝的尊容。
然而,这些御容画像往往带有溢美之词。
宫廷画师们在描绘皇帝形象时,追求的是端庄威严、仪表堂堂的效果。
他们生怕得罪"龙颜",往往不敢如实描绘皇帝的真实容貌,而是竭力美化,添油加醋。
长此以往,皇帝真实的模样就愈发变得扑朔迷离了。
那么,这些画师们究竟是如何描绘皇帝的呢?我们不妨看看当时流传下来的一些著名的宫廷画作。
比如郎世宁笔下的《乾隆皇帝朝服像》,画中的乾隆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龙椅之上,目光如炬,威严满满,活脱脱一个"天子"形象。
再比如《乾隆皇帝行乐图》,描绘的是乾隆微服出巡的情景。
画中的乾隆虽没穿龙袍,但气度不凡,风采飞扬,仿佛真有王者风范。
然而,这些画作虽然笔触细腻,色彩艳丽,但总让人感觉美则美矣,却少了几分真实感。
那么,乾隆皇帝的真实相貌究竟如何呢?
画坛"敢死队"的突破之笔
要说起还原乾隆真容的第一人,非郎世宁莫属。
这位来华传教的意大利籍画家,以其精湛的西画技艺,受到乾隆皇帝的青睐,被钦点为清宫画师。
与中国传统画师崇尚写意、讲究笔墨韵味的风格不同,身为"洋画师"的郎世宁更擅长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无论描绘什么,他都力求做到惟妙惟肖、维妙维肖。
在一次为乾隆皇帝写生时,郎世宁鬼使神差地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
他决定偷偷为乾隆画一幅真实的半身像,并且要秉持客观写实的原则,绝不添油加醋、溢美谄媚。
这在当时可谓是一种"惊世骇俗"的举动。
要知道,在尊君权的氛围下,这种行为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然而,也正是这份"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让郎世宁创作出了那幅不朽的《乾隆半身像》。
虽然事后他并未献上此画让皇帝过目,但这幅貌似不起眼的小像,却成为后世了解乾隆真容的关键凭证。
原来,"龙颜"也没那么神奇
在这幅惟妙惟肖的《乾隆半身像》中,乾隆的形象和我们想象中的有些出入。
他身着素雅的黑色长袍,头戴貂皮暖帽,须发花白,给人一种儒雅的感觉。
乍一看,你很难将画中人与"九五至尊"的身份联系起来。
他的相貌,看上去和普通的老年人并无二致。
仔细端详,我们会发现,乾隆两眼炯炯有神,目光如炬,透出一股子精明干练的味道。
他下巴微收,嘴角略略上扬,给人一种威严而不失风度的感觉。
这副模样,倒是和某些影视剧中塑造的乾隆形象有几分相似,比如陈道明版的乾隆,亦或是《末代皇帝》中的"老佛爷"。
乾隆半身像的横空出世,颠覆了人们对皇帝相貌的固有印象。
原来,所谓的"龙颜",也不过如此。
那些吹捧皇帝"天人之姿"的话语,恐怕更多只是溢美之词罢了。
这也启示我们,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百姓,归根结底都是血肉之躯。
一个人的气度和品格,从来不以容貌取胜。
正所谓"人品千万重",一个人真正的高贵,更多体现在他的言行举止、道德操守上。
结语
乾隆皇帝的这幅半身像,还原了一个帝王真实的容颜。
它撕开了笼罩在皇权之上的层层迷雾,让我们得以一窥"真龙天子"的本来面目。
原来,即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帝,也难逃凡人的躯壳。
这不禁让人感慨,无论是帝王还是庶民,都难逃生老病死的宿命。
功名利禄,到头终是虚幻。
惟有提升自我修为,完善道德品质,方能成就生命的永恒价值。
正如孔子所言:"大丈夫当如是也。"
唯有自我精进,方能无愧于心,问心无愧。
信息来源:本文参考了《清史稿》《清朝皇帝全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