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
深圳龙岗区一处大型十字路口
一辆无人驾驶快递车
左转过十字路口时疑似走错路
与一辆在十字路口左转道等红灯的
公交车“顶牛”
引发关注
事件:
无人车呆立不动
与公交“针锋相对”
视频中,无人驾驶快递车停滞在公交车前,司机下车查看并试图用手唤起无人驾驶快递车反应,但都无济于事。据媒体报道,涉事车辆系新石器无人车公司的产品。
作为科技之城,走在智能网联汽车全国第一方阵的深圳,已初步实现了功能型无人车常态化、多元化场景运营试点。仅以坪山区为例,累计已开通近30条无人配送车示范线路,已有32辆无人配送车获批上路,开展城市配送服务。
2021年,深圳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该条例指出,智能驾驶车辆需取得公安机关核发的临时行驶车号牌,并在指定路段、时段开展测试。测试期间,车辆需张贴“智能驾驶测试车辆”标识,且不得搭载无关人员或货物。
2025年,深圳进一步扩大物流、环卫功能型无人车试点范围,推动在莲花山及市民中心区域打造多场景多型号、全覆盖的无人环卫作业示范场景。
问题:
无人车上路犯错,由谁担责
但在当下,无人驾驶车仍处于测试阶段。如果无人车上路犯错,该由谁担责?
根据深圳现行规定,完全自动驾驶车辆发生违法行为时,责任由车辆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不涉及驾驶人扣分。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各地正在不断完善相关法规。2023年7月27日,江苏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条例》明确,完全自动驾驶汽车违法由汽车所有人或管理人担责;北京、上海等地无人配送车试点中,也曾出现因系统误判导致的占道或剐蹭事故,最终均以车辆所属企业接受罚款或暂停测试资格收场。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0余个城市推出无人车管理政策。例如,北京累计投放超600台无人物流车,深圳则在2025年提出加速功能型无人车规模化运营,重点覆盖物流、环卫等场景。然而,技术成熟度与交通适配性仍存挑战。
无人车出现道路异常的情况并非个例,2025年4月8日北京昌平区,一辆无人配送车与一轿车发生碰撞事故后未停车等待处置,自行驶离现场。
2025年4月8日,陕西省西咸新区中通快递“九识无人车”在送货途中发生异常——车辆左前轮卡住一辆倒地的电动车后未停止行驶,“浑然不知”继续拖行。
据媒体报道,事发路段因道路标线变化,无人地图未及时更新,导致无人车驶入错误的车道,造成数分钟拥堵。事发后已升级地图,避免此路段再次发生同类问题。
🏃🏃🏃
*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给我们留言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