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喜欢伤春悲秋,加上背了一些婉约派的词,整天神经兮兮的,说白了就是喜欢无病呻吟。有时候明明生活过得还不错,却总是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偶尔还想抱怨几句,甚至觉得自己活得特别「苦」。
在跟朋友们聊天时,动不动就说自己「命苦」,生活无趣,工作没意义。可是有一天我读到了一本传记,它才彻底治好了我的无病呻吟,这本传记就是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说实话,我以前对苏东坡的印象,仅限于「东坡肉」、「大江东去」和「明月几时有」这几件事,也大概知道他是历史上少见的全才。可是读完了这本书,我才发现苏东坡不仅是个吃货和诗人,还是一个活得通透、洒脱的人。
了解他的一生之后,我明白了生活其实没那么复杂,所谓的「苦」和「难」,很多时候都是我给自己加的戏。而林语堂的笔,就像一把温柔的刀,轻轻剖开了苏东坡的人生,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鲜活、充满智慧的灵魂。
林语堂是谁?如果你对民国文学有点了解,就知道他是那个时代最会「玩」的作家。他写散文、写小说、写评论,还发明了中文打字机。
他的人生哲学是「幽默」和「闲适」,而他的文字也总是带着一种轻松自在的气质。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写东西不是为了教育别人,而是为了让自己开心。
而《苏东坡传》是林语堂用英文写的,后来被翻译成中文。这本书不仅仅是苏东坡的生平记录,也是林语堂对苏东坡的「精神致敬」。他在书中写道: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这段话几乎概括了苏东坡的一生,也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围绕着苏东坡的人生轨迹展开,从他年少成名,到官场沉浮,再到晚年流放,林语堂用一种粉丝给偶像写传记的笔法,写了苏东坡的喜怒哀乐。尤其是苏东坡在逆境中的表现,让人动容。
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但他总能以豁达的心态面对。无论是被贬到黄州,还是流放到海南,他都能找到生活的乐趣。这种乐观和坚韧,正是我们很多人最缺的。
虽然是一本传记,可是书中还是有不少金句,当然还有苏东坡的词句。在第六章就有两句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出自苏东坡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林语堂在书中说,苏东坡用这句诗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看法:人生就像飞鸿在雪地上留下的爪印,虽然短暂,但每一刻都值得珍惜。其实这个道理我们都懂,生活不必追求永恒,重要的还是活在当下,把每一天活好才是正事。
还有我喜欢的《定风波》中的名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东坡写这首诗时,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但他并没有消沉,反而用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生活态度。
这种态度恰恰是我们欠缺的,尤其是整天无病呻吟的人,像以前的我一样,总觉得自己活得不够成功,不够精彩,可一想到苏东坡的坎坷,就知道一个人活得是否精彩,主要还是看经历了什么样的人生,以及怎样去面对。
在读《苏东坡传》之前,我总觉得自己活得特别「苦」。工作压力大,生活琐事多,动不动就想抱怨几句。但读完这本书后,我突然发现,我的「苦」和苏东坡的「苦」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苏东坡一生经历了无数次的贬谪和流放,但他从未因此消沉。相反,他总能从生活中找到乐趣,无论是种田、酿酒,还是写诗、画画,他都乐在其中。
这本书让我明白,所谓的「苦」和「难」,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的内心戏太多了,遇到一点小挫折就要死要活的,如果换成苏东坡的经历,那不是早早就哭死了?
所以,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动不动就觉得自己「命苦」,不妨读一读这本《苏东坡传》。它不仅能让你看到一个真实、鲜活的苏东坡,还能让你醒悟过来,从此告别无病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