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生活 »

展现理工女眼中的艺术世界,吴吟个展《童画》深圳鹏宝轩艺术馆开幕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梁瑛

理性光芒与童真趣味交织,5月16日,青年画家吴吟首个展览——《童画》美术作品展在鹏宝轩艺术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展出吴吟近期创作的水彩画、油画、水墨画小品40余幅,涵盖留学记忆、城市景观、环保议题、职场生态等多元题材。作为成长于艺术家庭、且兼具自然科学背景的创作者,吴吟将严谨的数理思维与浪漫的审美感知深度融合,探索出独特的艺术表达路径。

吴吟自幼热爱绘画,深受外公、著名画家鲁慕迅的影响。她早年留学海外,因攻读自然科学学位而长期搁置画笔,如今终于响应内心召唤,回到画架前。在吴吟看来,外公对她最大的影响,就是培养了认真观察的习惯。她自幼在外公指导下写生画画,培养起对自然细节的捕捉能力:“小时候跟着外公到深圳的公园写生,他画下那些植物的同时,也会逐一记录其学名和地域特征,这种严谨态度至今影响着我的创作。”鲁慕迅先生逝世前为她的首次个展命名《童画》,既是对孙女艺术探索的肯定,也寄托了对纯粹艺术精神的期许。

作品《游泳池》

作品《春田》

吴吟的作品以色彩斑斓的“童趣”为基调,却蕴含着深刻的跨学科思考。她善于将化学、数学等领域的知识转化为视觉语言。早年的化学学习经历,让她对绘画材料的运用特别敏感,铅笔屑、金属丝,这些来自生活的物品,都在她的创作中呈现出别样的意趣。通过研究织物吸水性差异,她创作出具有层次感的布面绘画,例如中国墨在宣纸与帆布上的晕染对比,展现了材料特性对艺术效果的塑造。

作品《野外》

作品《两棵树》

吴吟还把数学的“随机数”概念运用在自己的创作中,让艺术作品展现出数学之美。作品《游泳池》中,颜色不同、虚实不一的菱形方格所组合出的看似随意的效果,实际上是采用人工生成随机数的方法绘就。又如《紫牡丹》,风中花瓣灵动的效果,实际上是捕捉水珠喷雾的随机分布,以模仿自然界植物摆动的瞬时动态。吴吟以数理思维结合审美,发掘观察事物的新视角,创作出一幅幅风格多样的画作。

吴吟幼年随外公写生

“外公的花鸟画注重意境而非写实,我的创作方式虽完全不同,但我从他那里学会了托物寄情。”吴吟说。她的创作灵感源于对日常生活的敏锐洞察。近年来,她以居家空间为画室,通过有限条件探索多样表达。受外公鲁慕迅的艺术启蒙影响,她常以隐喻手法传递文化意象,如以“惊涛骇浪中的玫瑰”诠释经典文学中的抗争精神,或借跳水运动的力学轨迹解构竞技之美。

用数理逻辑解构世界,再用画笔重建诗意,吴吟的作品为观众铺陈了一个理工女生眼中的艺术世界。展览不仅呈现了吴吟个人的艺术蜕变,更折射出艺术与科学交融的时代命题。据了解,此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30日。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展现理工女眼中的艺术世界,吴吟个展《童画》深圳鹏宝轩艺术馆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