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生活 »

童心筑梦展艺术风采 戏剧传情润文化根基

阳光讯 (记者 杨小娟 文/图)5月17日,由西安市新城区新知小学教育集团主办的"童心筑梦 戏剧传情"关中忙罢第二届儿童艺术节在鄠邑区石井街道蔡家坡村盛大开幕。这场融合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美育理念的艺术盛宴,吸引了千余名师生家长参与,在金色麦田边构筑起一座没有围墙的美育课堂。

艺术节精心打造五大特色板块:【鼓震九霄·彩龙焰舞】板块中,人民路小学学生以激昂的架子鼓表演《大风吹》拉开序幕,彩带龙舞动出绚丽的弧线;【稚绘新章·非遗创想空间】展区内,剪纸、泥塑、农民画等非遗项目在孩子们手中焕发新生,一件件作品讲述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丝竹清音·童韵雅集】环节,古筝葫芦丝等民乐演奏展现国风雅韵;【律动星河·跃彩青春】舞台上,啦啦操与花球舞活力四射;【匠心传承·童创工坊】则让田间地头变身艺术课堂,孩子们在麦垄间创作石头画、掐丝珐琅等作品。

开幕式上,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王纲在致辞中指出:"将麦田化作艺术课堂,让戏剧诠释劳动意义,这种根植乡土的教育创新正是文化自信培育的有效路径。"活动现场,鄠邑区政府、教育局领导与新城区教育局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教育盛事。西安儿童艺术剧院专业演员与小学生同台演出,原创剧目《爷爷的水稻田》用戏剧语言讲述农耕智慧,引发观众共鸣。

主舞台成为童心飞扬的天地,人民路小学学生演绎的《豪情万古传》气势恢宏,《十万个为什么》充满童趣思考,《揠苗助长》则以生动表演阐释自然哲理。新知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刘岚介绍:"我们通过'戏剧+非遗'的特色美育模式,让孩子在角色体验中理解文化内涵。"活动现场,孩子们制作的"花瀑布"装置艺术成为亮点,300余件手工作品组成的艺术装置,象征着童心与自然的对话。

鄠邑区文旅局特别设置的农耕体验区,让孩子们在割麦、捆扎等劳动中理解"忙罢节"的文化本源。艺术节还创新推出"麦田写生""泥土雕塑"等实践课程,将美育课堂真正延伸到天地之间。

据悉,本届艺术节是新知小学教育集团"名校+"工程的成果展示,通过城乡学校美育资源共享,构建起"传统文化打底、艺术教育赋能"的育人新格局。随着夕阳西下,孩子们手捧着自己创作的泥塑作品,在麦浪声中许下来年再相聚的约定。这场融合了戏剧之美、非遗之韵、农耕之趣的艺术盛会,正在新一代心中播下文化传承的种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童心筑梦展艺术风采 戏剧传情润文化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