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黄河·黄河——王克举艺术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启幕,展览以“黄河·黄河”为题,致敬伟大的母亲河。
艺术家王克举历时四载、跨越八省的创作轨迹,将四万公里的山河行旅化为山河史诗,九曲黄河在画布上奔涌成161.6米的艺术图谱。
艺术家、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王克举:我画写生从上世纪末,就是1997年开始,将近20年的写生的这种创作经验,好像就是为画黄河做的。
艺术家通过冷暖色调的对比、线条与块面的交错,展现出黄河从源头涓涓细流到入海磅礴的动态节奏。画中既有炳灵寺石窟的千年佛光,亦有小浪底水利枢纽的现代奏鸣,历史与当代在画布上相会,这不仅是沿河自然地理的艺术长卷,也是沿河建设的时代篇章。
展览除百米长卷之外,还汇集了黄河装置作品、创作手稿以及《棉棉絮语》《梧桐花开》《天下黄河》等120余幅油画作品。此次,王克举将展览中的代表作品捐赠给中国国家画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 刘万鸣:王克举所记录的黄河非但是自然之河,而是人文之河,是新时代的黄河,是新时代的黄河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