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生活 »

康熙遗诏真迹展出,揭开雍正即位真相,字迹之美令人过目不忘!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于其存在的时间相对较短,许多皇宫秘事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便是“九子夺嫡”的故事。民间流传着关于雍正帝“弑父、逼母”的种种传言,许多人认为他之所以能够登基,完全是依靠阴险的手段,而史学家的研究和讨论对此问题更是引发了热烈的争辩。

这一切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康熙皇帝这个“鸡娃”的父亲。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子嗣最多的统治者,他共有35个皇子。虽然不乏早夭者和晚生者,但到了他年老时,能够参与争夺皇位的皇子数量已经超过10个,其中皇长子胤禔、太子胤礽、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和皇十四子胤禵的争夺能力尤其强大,彼此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

然而,除了胤禛——未来的雍正帝,其他四位皇子自始至终都已注定无法继承皇位。胤禔为人阴险毒辣,在康熙宣布废除太子之际,竟大胆暗示父亲,表明自己可以替他“除掉太子”,这样一来,他的阴谋反而直接导致了自己的圈禁。而太子胤礽本来深受父亲的宠爱,但随着时间推移,他开始不甘于现状,甚至曾发出“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的豪言,最终在康熙的反复立废中,他也难逃被囚禁的命运。

至于所谓的“老八”胤禩,他的境遇远不如电视剧中描述的那般受到父亲的宠爱,康熙对此曾非常直言不讳,称其为“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可见其对他的不满和冷淡。而皇十四子胤禵,则恰好与雍正是同母同胞。在康熙去世的前夕,他正忙于统领军队,许多清史专家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毛立平等论者认为,若他真为皇位继承人,康熙无疑不会让他在外征战,显然,他自己也深知身体状况欠佳,怎能不早作安排呢?

关于雍正“篡位”的说法也颇为流行,尤其是关于他将康熙遗诏中“传位十四子”修改为“传位于四子”的传闻。然而,根据第一历史档案馆所展出的康熙遗诏的真迹,可以发现这一说法的荒谬之处。首先,官方正式文件中的称谓均使用“皇XX子”,如雍正是“皇四子”,而胤禵则被称为“皇十四子”。如果真将“十”更改为“于”,那么文中的表述就会变成“皇于四子”,显然这不合逻辑。此外,在正式文书中,字母“于”一般是以繁体字的“於”来书写,再辅之满文版本,手脚动用无疑是极其困难的。

我们再来看这份遗诏,胤禛之所以能够登基,主要是因为他得到了康熙的高度评价,康熙的原话是:“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这份遗诏以小楷书写,字迹优雅、端庄而不失严谨,笔画刚劲有力,仪态非凡,整体的艺术性颇具历史价值,令人过目难忘。

你认为雍正帝的上位究竟是篡位还是合法继位呢?欢迎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康熙遗诏真迹展出,揭开雍正即位真相,字迹之美令人过目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