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价格:议价
藏品编号:YX25052002
藏品风格:宋代
藏品类別:瓷器
藏品规格:口径20.5cm,高12cm
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宋代是一个文化璀璨、艺术登峰造极的时代。而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国陶瓷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今天,为大家带来一件绝世珍宝——宋代哥窑碗,邀您一同领略其超凡脱俗的古韵之美。
一、千年窑火,铸就传奇
哥窑,虽身世神秘,却丝毫不减其迷人光彩。相传宋代龙泉章氏兄弟各主窑事,弟弟章生一的窑口所产瓷器被称为哥窑。它与官窑、汝窑、定窑、钧窑齐名,其烧制工艺在当时独树一帜。宋代哥窑碗,便是承载着这千年窑火的珍贵结晶。
在宋代,瓷器不仅是日常用品,更是文人雅士案头的清供之物。哥窑碗的诞生,融合了当时精湛的制瓷技艺与文人的审美情趣。从选料、制坯到施釉、烧制,每一道工序都倾注了匠人的心血。其胎质细腻,釉料配方独特,经过高温烧制,呈现出独一无二的质感与色泽。
二、金丝铁线,岁月留痕
哥窑碗最为人称道的,便是那奇妙的开片。当您细细端详这件宋代哥窑碗时,会发现其釉面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裂纹,犹如冬天江河里的冰裂,自然且富有韵律。这些裂纹中,较粗深的呈黑色,宛如铁线;而较细密的呈金黄色,恰似金丝,“金丝铁线”之美誉由此而来。
这独特的开片并非烧制过程中的瑕疵,而是窑工们巧妙利用胎、釉膨胀系数的差异,创造出的一种独特装饰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开片还会因外界环境的影响而逐渐变化,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每一道裂纹都是独一无二的,使得这件哥窑碗成为世间孤品,拥有着不可复制的魅力。这种独特性极大地提升了其收藏价值,在古董收藏领域,独一无二的特性始终是衡量藏品价值的重要因素。
三、古朴釉色,含蓄之美
宋代哥窑碗的釉色,蕴含着宋代美学的精髓——含蓄、内敛。它没有绚丽的色彩,却以一种质朴的色调打动人心。常见的灰青、米黄等釉色,在光影的变幻下,呈现出柔和的光泽,犹如古玉一般温润。
这件哥窑碗釉色为米黄色,釉面均匀而沉稳,虽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却依然散发着迷人的光彩。釉质呈失透乳浊状,内含细密气泡,在光线照射下,隐隐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恰似晨雾中的山峦,富有诗意。其釉面莹润如酥,触感细腻,与宋代文人所追求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审美观念相契合。无论是在茶席之上作为品茗之器,还是陈列于博古架间供人赏玩,它都能为空间增添一份雅致与古韵。从收藏角度看,这种符合传统高雅审美的器物,一直是收藏界的热门品类,受到众多藏家的追捧,市场需求稳定且持续增长。
四、藏品详细介绍
此宋代哥窑碗,碗口微外撇,线条优雅流畅,宛如绽放的花朵。碗壁呈弧状,由口至底逐渐收窄,深腹设计使得碗的容量适中,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底部为小圈足,足微外撇,不仅增强了器物的稳定性,也让整体造型更显轻盈灵动。大小适宜,便于赏玩陈设。
碗的胎体采用特殊的瓷土烧制而成,质地紧密细腻,重量适中,既有一定的厚重感彰显其古朴,又不至于过于沉重。胎色呈深褐色,这正是哥窑“紫口铁足”特征中“铁足”的体现。圈足露胎处经过岁月打磨,呈现出自然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它所经历的漫长岁月。
釉面开片纹路精美绝伦,“金丝铁线”特征鲜明。大的开片纹路深邃如铁线,纵横交错,将釉面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块状;细小的开片纹路细密如金丝,在铁线的框架内延展,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这些开片纹路分布自然,没有丝毫刻意之感,每一条纹路都是窑火淬炼的杰作,独一无二。
五、历史传承,价值连城
作为宋代瓷器中的佼佼者,哥窑碗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它不仅是宋代制瓷工艺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国古代陶瓷文化传承的重要见证。在历史的流转中,许多宋代哥窑瓷器被宫廷收藏,成为皇家珍玩;也有部分流传于民间,成为家族传承的宝贝。
从收藏价值来看,宋代哥窑碗在拍卖市场上一直备受瞩目。其稀缺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其价格屡创新高。在国际知名的拍卖会上,品相完好、特征典型的宋代哥窑碗常常能拍出令人咋舌的高价。2017年,一件类似造型和品相的宋代哥窑碗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13亿元的天价成交,创下了当时哥窑瓷器的拍卖纪录。这件藏品无论是在造型的完整度、釉色的纯正度,还是开片的精美程度上,都堪称一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对于研究宋代的社会文化、制瓷工艺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上述藏品均为张先生本人亲自实物拍摄(非专业拍摄,实物更为清晰、美观。),现张先生诚心传递,价格可洽谈。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让我们能够拥有一件如此珍贵的艺术珍品,为我们的收藏之旅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且升值空间极大、市场价值也十分可观,如果有缘相见,也算是一种奇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