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生活 »

76年退伍时,因会木工,主动留下做收尾工作,因此改变了我的命运

好的,我会根据您的要求对文章进行改写,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保持原文的情感和意义。下面是改写后的文章:

---

本故事部分情节虚构,请各位朋友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感谢您的阅读与支持,它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行了行了,这活儿交给我,你赶紧收拾东西回家吧,退伍证都发了,还在这儿忙活啥?”老张用力从我手中抢过锯子,额头上的汗水滴滴答答地从他黝黑的脸庞上滑下,闪烁着微光。

“别啊,我再做完这几张床,明天一早就走。”我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水,看着眼前堆得像小山一样的木料说,“反正其他人都走了,就剩我们几个了。”

那是1976年盛夏,连队即将迁往新营地,大部分战友已经拿到了退伍证,纷纷回家。食堂的大师傅刘胖子特意给我们几个留下的战友加了个鸡蛋,说是让我们补补身体。那油汪汪的荷包蛋,搭配上香喷喷的大米饭,简直美味得让我们连盘子都不舍得放下,舔得干干净净。

“你小子真傻,都能回家了还留这儿受罪。”老赵靠在门框上,嘴里叼着半根烟,说道,“要不是欠连长一个人情,早就走了。”

“反正回家也是闲着,多做几天木工活也无妨。”我故作轻松地回答,但心底却隐隐有些舍不得。三年军旅生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每一处景象、每一棵树木、每一块泥土,都承载着我太多的回忆。

刚入伍那会儿,我每天都数着日子,盼望着退伍的那一天。家里已经为我安排好了工作,一个县里的小工厂,虽然工作辛苦,但也算是铁饭碗。每次给家里写信,我都迫不及待地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可真到要走的时候,我的心里却悄然变了。

“小刘,指导员找你!”门口突然探进来一个圆圆脑袋,正是新来的小战士小王。这个刚满十八的年轻人,脸上还带着一丝稚气,显得有些青涩。

我放下工具,拍了拍身上的木屑,朝指导员的办公室走去。路过食堂时,依旧能闻到那熟悉的萝卜炖肉的香味。那是我们连队的招牌菜,每次都会把大锅刮得一干二净。

操场上,新兵们正在进行队列训练,口号声响彻云霄。我记得自己当新兵时,整天被折腾得腰酸背痛,晚上睡觉都翻不过身。那时,我曾在寂静的夜里偷偷流过几次眼泪,想家想得无比痛苦,却又不敢让人看到。

“小刘啊,进来坐。”陈指导员笑着招了招手,看着我走进办公室。

指导员大约四十多岁,为人和蔼,总是给人一种亲切感。他从来不摆架子,每次发津贴时,都会提醒我们:“别一下子花完了,给家里寄点。”

我有些紧张,不知道他找我什么事,心中涌起一丝不安。难道是我帮炊事班小李偷偷抽烟的事被发现了?还是因为我和老乡去县城看电影晚归的事?

“听说你自愿留下来做完这些家具再走?”陈指导员递给我一杯茶,那茶是他的宝贝,平时只有招待上级领导才会拿出来的铁观音。

“是的,反正我的木工活还可以,家里也曾经让我帮忙做过些小家具。”我挠了挠头,接过茶杯却没有立刻喝,“剩下的这些活,其他人做恐怕得拖很久。”

其实,另一个原因我没有说出来——我不舍得离开。我舍不得这片土地,舍不得那些一起并肩作战的兄弟们,尤其是每天早晨五点的起床号,虽然当时恨得咬牙切齿,但如今回忆起来,却成了最难忘的旋律。

“你是不是还没想清楚回家后做什么?”陈指导员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他总是这么敏锐,任何小心思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我低下头,轻声道:“家里安排了一个县里的小厂,听说是做零件的,整天对着机器,挺没劲的。”

记得去年春节回家时,大队书记曾经和我父亲谈好,鉴于我父亲平时工作积极,决定给我安排厂里的工作。当时全村人都羡慕我,可我心里却没多少兴趣。

“有没有兴趣去建筑兵团?他们正缺木工。”陈指导员突然提到,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我刚收到通知,可以推荐一两个转业的同志。”

我愣住了。建筑兵团,那个可是大单位!待遇比县里的小厂好得多,而且还能继续使用我的木工技术。记得在参军之前,我曾跟随村里的老木匠学过一段时间木工,虽然不能算是高手,但基本功还算扎实。

“我……我行吗?”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差点把手中的茶杯掉了。

“当然行!你这木工活儿在连队可是数一数二的。”陈指导员笑着说道,“你看,晚上宿舍的床板坏了,你二话不说就修好了;去年大雨连队仓库漏水,你连夜赶出来的木架子救回了很多物资。要不是你主动留下来帮忙,我都忘了你有这本事。”

听着指导员的夸奖,我心里暖暖的。原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他都记在心里。其实,我自己也没觉得这些是大事,只是觉得力所能及,举手之劳罢了。

“那……我回去和家里商量一下?”我心里有些激动,又有些忐忑。

“行,你考虑考虑,明天给我答复。”陈指导员看了看表,笑着说道,“对了,收拾东西的时候可别把那把锯子带走,那可是连队的财产。”他又开了个玩笑。

我有些红了脸,点了点头,心里想着那把锯子,我用得已经非常顺手,确实有些舍不得。

回到宿舍时,老张他们早已围了过来。

“咋了?指导员找你啥事?不会是你偷偷养的那只小野猫被发现了吧?”老张笑着问道。那只花猫我是在站岗时发现的,偷偷在仓库后面养了大半年,连队明令禁止养宠物,但大家都帮我瞒着。

“指导员说……说让我去建筑兵团……”我有些愣神,话语断断续续。

“哎呦我去!”老赵从床上跳了起来,那根烟差点烫到自己,“这可真是个好机会!工资比一般单位高,而且还有补贴。我表哥就在那儿,日子过得挺滋润。”

“真的假的?”老张也睁大了眼睛,“你小子运气也太好了吧!”

就这样,我因为多留了几天做收尾工作,命运的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天一早,我便去找陈指导员,决定了——我要去!

接下来的几天,我更是拼命工作,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晚上打着班长偷偷给我提供的手电筒继续干活。老张他们笑我傻,说我都要转业了,还这么拼命干啥。

“习惯了呗。”我笑着回答,心里却充满了感激。三年的军营生活,最重要的收获,莫过于让我明白了做事要有始有终。

临走的那天,连里的伙食班特意为我们准备了一道菜——红烧肉。这种美味平时可不多见,只有过节才能吃上。我们几个留下来的战友吃得津津有味,连汤都不剩。

吃完饭,我站在营地门口,看着自己亲手打造的床铺、桌椅被新来的战士们使用,心里涌上了一股无法言喻的满足感。想当年刚入伍时,连个靠背都没有的床板,如今新兵们倒是享福了。

“小刘,走吧!”陈指导员开来了一辆吉普车,要送我去建筑兵团报到。那辆车是连队唯一的一辆,平时只有连长外出时才能用。如今,居然轮到我用,心里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喜悦。

上车前,小王递给我一包东西。“学长,这是我家乡的特产,路上吃。”打开一看,是几个有些硬了的烧饼,虽然硬了点,但仍能闻到香气。

“谢谢了,小老弟。”我拍拍他的肩膀,调侃道,“以后站岗别睡觉,小心班长罚你跑圈。”小王有些不好意思,笑着点点头,回忆起上周他站岗睡着,差点被排长发现的窘境。

上车时,我不由得回头望了一眼这个陪伴了我三年的地方。阳光照射在新刷的白墙上,刺得我眼睛有些发疼。营地的大旗在风中飘扬,那面旗子是我们去年军区比武时获得的奖。

“舍不得吗?”陈指导员笑着问我。

“有点。”我老实回答,“刚来时,盼着早点走,现在真要走了,心里却有些不舍。”

“这不挺好么?说明你这三年没白过。”陈指导员拍了拍我的肩膀,手上布满了老茧,那是长年累月训练留下的印记。“不过啊,往前看,你的木工手艺以后能派上用场。”

吉普车发动了,扬起一路尘土。透过后窗,我看到老张他们几个人站在门口,挥手向我告别。老赵那家伙装模作样地擦着眼泪,真是个戏精。

就这样,我的军旅生涯画上了句号,新的篇章因一个小小的决定而悄然展开。

到了建筑兵团后,我才意识到这里的木工活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不再是简单的床板桌椅,而是需要精确度极高的模具和构件。记得我第一次做模板时,因为测量失误,浪费了一大块材料,回到宿舍时,心里充满了挫败感,甚至有些想放弃。

“别着急,慢慢来。”王师傅是兵团里的老木工,做了一辈子模板,技术一流,“我刚来时,比你还笨呢,连个直角都划不好。”

在王师傅的耐心教导下,我逐渐掌握了木工的技巧。半年后,我已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模具制作。

“小刘,你的手艺不错啊!”王师傅看着我刚做好的模具,满意地夸奖道,“进步不小!”

“哪儿啊,这点手艺在这里算啥?”我有些不好意思,但心里却非常高兴。

“肯学就行!来,今天教你个新活。”王师傅笑着把我拉到一边,“这种弧形模板是技术活,学会了工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76年退伍时,因会木工,主动留下做收尾工作,因此改变了我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