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狄鑫
通讯员 吴慧 赵玉芳
“太震撼了!”“当演员冲入观众席带来沉浸式表演,一下就把我拉进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已经不记得眼眶湿了多少次,好感动……”5月21日上午,一台由学生演员完成的原创思政舞台剧《一堂党课之风云武汉》在湖北艺术职业学院上演。该剧打破了传统党课单向灌输的模式,通过情景再现、角色扮演、互动体验等方式,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和革命精神,为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体验。演出结束,观众还沉浸在革命风云故事中,意犹未尽。
穿越历史风云,感受革命征程
《一堂党课・风云武汉》以1902年生于武汉的汉阳钢厂工人水杉为主人公,讲述了他从五四运动时期接触马克思主义,到加入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再到经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蒋介石反革命政变、武汉会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革命历程。在剧中,观众跟随水杉的视角,见证了林祥谦、施洋等工会领导人为争取工人权益而英勇牺牲的悲壮场景,目睹了向警予等共产党人在白色恐怖中顽强抗争的坚定身影,也感受到了武汉这座英雄城市在战火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逐步成长为坚定革命者的历程。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融入剧情,该剧采用了沉浸式的演出形式,演员不仅与观众近距离互动,甚至参与到剧情发展中。
当京汉铁路爆发大罢工,观众化身铁路工友,接过演员递来的罢工传单,参与其中;当敌人展开抓捕行动时,演员藏身于观众席,观众也不禁为剧中人物的安危捏一把汗;当舞台硝烟弥漫,枪声骤响。“水杉”突然冲向观众席:“谁会用枪?我们需要火力掩护!”观众举手加入后,被邀请登上舞台成为剧中人,火速加入“冲锋小队”;当“枪声”渐息,硝烟中钻出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她拿着话筒从舞台走到观众中,问道:“阿姨,你认识我的妈妈向警予吗?”“认识的话,你可以帮我把花带给我妈妈吗……”
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让观众对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仰和无私奉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打破传统模式,实现思政育人新突破
传统的思政教育往往侧重于理论灌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感。而《一堂党课・风云武汉》通过将思政教育与艺术创作相结合,为思政育人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所有参演学生从剧本阅读、角色研究到排练演出,全过程深度参与,他们不仅是表演者,更是历史事件和革命精神的“再创造者”。这种亲身参与的体验式学习,真正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入脑入心”,润物细无声地实现学生传承革命精神与提升专业技能的有机融合,实现了思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协同育人。
此外,该剧还运用了数字灯光、音效、布景等现代艺术表现手段,为观众带来强烈的视听冲击。在武汉会战的场景中,逼真的炮火音效和光影效果,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而在水杉回忆与青梅竹马小栾的美好时光时,柔和的灯光和悠扬的音乐又营造出温馨浪漫的氛围。这些艺术手段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也让思政教育更加生动形象,易于被学生接受。
传承红色基因,激励青年担当历史责任
《一堂党课・风云武汉》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红色教育。该剧以武汉近代革命历史为背景,通过展现共产党人在民族危亡之际的坚定信仰与无私奉献,激励当代青年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责任。
自去年6月首次公演以来,该剧已累计吸引了在校师生、社会各界人士等数千名观众观看,并得到一致好评。湖北艺术职业学院的大二学生叶海杨,观看后表示:“第一次观看沉浸式的舞台剧,我深受触动,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牺牲一切,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现场观众曾裕峰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他表示“演出尾声,大家起立宣读入党誓词那一刻特别震撼,从此入党誓词的每一句在我脑海里都有了画面。”
据悉,此次演出计划从5月15日至5月23日,共演出10场,预计观看人次为2000人左右。演出还拟邀请上级部门领导、行业内专家以及其他高校师生,并计划开展戏剧数字教学研讨会,让更多人能够感受到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