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生活 »

“见东二十四节气集报暨名家书法展”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展

5月21日上午,各界观众广泛关注的“见东二十四节气集报暨名家书法展”,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档案馆兰台展厅拉开帷幕。

青岛西海岸新区文联副主席刘庆华,新区工委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杜银远,新区气象局二级调研员刘永江,西海岸新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马云鹤, 新区档案馆副馆长蒋晓磊、牛耕,青岛开发区原工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新闻办主任韩加君,青岛西海岸新区徐村党委书记韩宗祥及来自新区文艺领域的书法家、摄影家和为本次展览书写墨宝、提供作品的二十四位中书协会员老师。一些出差在外及身居异乡的知名书法家、画家、作家、媒体从业者、书画评论家、收藏家等无法亲临展览现场,他们分别以书信、微信、电话等形式向本次展览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青岛西海岸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琅琊台作为尧帝时代祭祀春分的测候所——旸谷隅夷之地,是测量春分节气的基准点,也是考古界认定的我国地面遗址尚存的最早天文台之一。姜太公在此设四时主祠,更让此地与中国古代四时文化、二十四节气结下不解之缘,成为二十四节气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传承弘扬这一珍贵文化遗产,对建设青岛西海岸文化强区意义深远。值此小满时节,“见东二十四节气集报暨名家书法展”开展,对各界观众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搭建了一个直观的平台。此次展览由山东省首家连体报馆“见东连体报馆”馆长孙见东精心策划,突出融合了琅琊四时文化与书法艺术。

展览将陕西省日报出版的二十四节气主题系列报纸,与24位书法名家以节气为主题创作的书法佳作并置展出。泛黄的报章,承载着不同时期对节气文化的诠释与传承;灵动的笔墨,展现着艺术家对节气内涵的理解与艺术升华。报纸的纪实性与书法的艺术性跨界交融,搭建起通往传统文化深处的桥梁。观众通过观展,既能透过铅字版面,触摸历史温度,感知节气文化的时代延续;又能在笔精墨妙的书法作品中,领略传统文化与艺术创新碰撞的绚丽火花。从立春的万物复苏,到冬至的寒梅映雪,每一件展品都能唤起人们对自然、对传统的敬畏与热爱。

此次展览,也是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积极探索。展览以独特的呈现方式,让更多人感受到了二十四节气的深厚内涵与时代价值,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在传承与创新中续崭新篇章。

据了解,“见东连体报馆”馆长孙见东身兼多职,是中国报协集报分会会员、山东省收藏家协会会员、青岛集报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同时担任《舒同报》主编与《青岛集报》副主编。此外,他还是青岛市集邮协会会员、西海岸新区作协会员,曾荣获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市、山东省百姓学习之星、新时代“全国百姓学习之星”等称号,被中华书画报社特聘为“中华集藏大使”。孙见东个人爱好广泛,尤其热衷于收藏、集邮、写作和书法,其文章常见于国内各大报刊。多年来,他收集了约十万份报刊,其中大部分是党报党刊,因痴迷于收集“红色”报刊,被人们称作“红色收藏家”。近年来,他策划并举办相关展览30多场次,其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中国新闻广电出版报》《河北青年报》《青岛日报》《潍坊日报》等近百家媒体报道。

“见东二十四节气集报暨名家书法展”展览时间持将续至5月27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见东二十四节气集报暨名家书法展”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