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生活 »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掠影4:郑央分享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掠影4

郑央分享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馆舍位于明成祖永乐皇帝敕建的真觉寺,清代改称正觉寺,乾隆皇帝曾两次把这里选做为其母祝寿的场所之一。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展示北京地区石刻文物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博物馆的陈列系统地展示了北京地区的石刻文化。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馆藏石刻文物,包括碑碣、墓志、造象、经幢、石雕、石质建筑构件等类别,是研究北京历史的重要资料。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展陈分为露天陈列和室内陈列两部分。石刻馆室内厅展出有“真觉寺资料陈列”、“人与石——石刻简史陈列”、“北京地区石刻、石刻露天陈列”。“露天陈列”由石刻石雕、功德碑、墓志铭、书法碑贴、寺庙碑、会馆碑等几部分组成。《石刻萌史陈列》则展示了上起原始社会、下至明清的石刻文化发展史。

真觉寺

真觉寺在元代遗址上建立。明永乐年间,永乐帝择地西关外建立真觉寺。真觉寺以塔为主要中心建筑的寺院建筑格局,继承了印度佛教早期寺院的布局传统。清乾隆年间,曾两次重修真觉寺。清乾隆十六年(1751)第一次重修,因避雍正帝讳,改名大正觉寺。清末的连年战乱,真觉寺金刚宝座塔遭遇火灾,金刚宝座塔的铜质塔刹多次被盗,1934年月政府制定保护方案对塔进行进行保护。1937-1938年北平政府对五塔寺进行了基本修缮。

馆内室外场地石雕

雕百子图石洗 藏品号:0017

清早期

高40厘米 直径110厘米 口径100厘米

平面呈圆形,钵式造型。鱼洗周身外侧多层雕刻人物、花卉、山子、器物等,四面开光雕四组婴戏图。设计手法、雕刻技术,如解剖学、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掠影4:郑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