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生活 »

写生记丨吴钊 · 陇西纪游

陇西纪游

黄土高坡的风凛烈而狭长,羊肠小路让所有的花期被拖延。此时陇右静宁的陇原上,一望无际的苹果花树正闪耀的甜香漫野,这是厚土写给苍天的散文诗。

说也可喜随着温风到了甘谷,遇上陇西第一场雨。甘谷城街面很热闹,容我一个人安静从容的走在一场立夏的雨中,和雨一起停驻在甘谷大像山。

大像山有著名丝路上的唐代大佛,嵌崖涌现,千百年来,望着被山遗忘的年轻人影,红尘嚣嚣,暂借静域写生入画图。

大像山从伏羲的一画开天说起,渭水随华夏走向长安的水土丰茂,这里有李青莲的觥筹震天,大李将军的染翰淋漓,高举缀满璀璨的雲,进入群山序列。

大像山北襟渭水,南枕朱圉,成纪雄封过的汉阳旧郡,凭吊多闲情,适合写生,名胜古迹让画多一层隔世韵味。

每天走过大像山雨庵先生手笔的山门,沿石梯一步步往雲上走,土地庙对着姜维殿,往上太昊宫,背依文昌阁,仰眺鲁班殿,穿过关帝殿,石窟寺大佛岿然眼前,大唐气象,顿生豪迈,伴着黄沙的风吹着衣襟,吹着眼前平视的佛脚,俯仰四顾,揽胜者所谓:岗岚磅礴之气,毕注于此,渭川百里山水,荡胸决皉而来,生在华夏,彷佛笔尖也自带豪情,北山堂堂,浑厚苍茫,干裂了江南宣纸的墨迹,浸透着塞北陇阪的风沙,塞北与江南,书卷气息此致两仪相依相生。

每下山回望,走过岭上鳞次楼阁,山势龙臂回抱间,祠宇相望,自古胜迹,不禁感叹如此陇右,厚土细流,文脉涓涓。黄天厚土,人杰崇文,风夹着细沙干裂了黄土高坡,渭水之脉却润物于大象无形中。

我在大像山大佛眼前住了八天期间,又观瞻一尊大佛——武山县水帘洞石窟大佛。鲁班峡谷的雲影,斑驳在武山大佛北周的题记辞颂中,旷古铺面而来。

既往山色的雲,写满天空,莲花峰矗立眼前,同游者颉兄所言“拔地而起”。确实雄壮而又慈悲,丁香摇曳,云梯巍然,摩崖佛像带领群山,朝夏天挺进又一场风雨叠和交加时,避入崖壁华盖寺,洞窟里元明以来的壁画,在咸默中等待那些被城市遗忘的注视,举灯四目相对时,朱砂在框定的警觉里,修改着一抹偏激的石青色,古壁画墨迹未干,为谁预留的题记,留白着谁的夙愿。

我痴爱画写生,体验感受和大自然与恒古时空交叠,每次写生,画下一叠叠往昔,交往一些朋友。愿“志在四方”,但“友天下士”,那天见姜伯约故里古寺雨花台“气炳丹青”的匾额里,写着落子无悔的笃定,豪情壮志不随风雨而改,坚定画画,早已刻在信仰里,写生一回来,我又刻了两枚闲章引首于画上,过往都是序章,写成图,留着看。

5月20日,写生笔记

大像山脚花树满路-纸本设色-34x68cm-2025

鲁班殿-纸本设色-46x34cm-2025

文昌阁-纸本设色-46x34cm-2025

财神殿望石窟寺-纸本设色-46x35cm-2025

开天明道太昊宫-纸本设色-68x34cm-2025

大象含弘-纸本设色-68x34cm-2025

武山大佛-纸本设色-68x46cm-2025

大像山下花径-绢本设色-33x25cm-2025

静宁北望-绢本设色-33x25cm-2025

甘谷名胜大像山-绢本设色-33x25cm-2025

云起大像山-绢本设色-33x25cm-2025

走进大像山-绢本设色-33x25cm-2025

羲皇故里-绢本设色-33x25cm-2025

彼岸大像山-绢本设色-33x25cm-2025

远眺大像山-绢本设色-33x25cm-2025

大象池上-绢本设色-33x25cm-2025

山上山下出尘入净-绢本设色-33x25cm-2025

陇上大像山纪游-纸本设色-34x138cm-2025

甘谷大像山揽胜-纸本设色-34x138cm-2025

【关于艺术家】

吴钊,独立书画家,自由撰稿人,现居北京。绘古典山水、文房花卉、古典人物、擅长篆刻、散文。发行著作有《雅致小品·小写意技法教程》《林泉寻古·吴钊国画精选》《大匠之门·吴钊国画写生作品集》。有文章和绘画作品发表于杂志报刊。近年来作品纷呈,多次举办个展和联展等文化活动,作品被国内外诸多机构和个人收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写生记丨吴钊 · 陇西纪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