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报告营长 文章来源:伞兵营
2025年5月21日,一则通报引爆舆论,退休仅13个月的中铁城市发展投资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天德被查。
这位曾掌舵千亿级基建项目的“62后”高管,用40年时间从技术员攀至央企核心层,却在退休后“翻车”,印证了“伸手必被捉”的铁律
潜伏基建领域40年,权力版图横跨多省
翻开黄天德的履历,几乎是一部中国铁路基建发展史:1984年进入铁道部第三局,从施工技术科副科长起步,历经京九铁路、郑西客专、哈大客专等国家级项目,2014年执掌中铁城投集团后,更深度参与成都轨道交通建设。
其职业生涯的三大特征尤为醒目:一是长期扎根工程招投标、投资管理等“高危岗位”;二是频繁跨地域、跨公司调动,形成庞大业务关系网;三是临近退休前突调业务总监,被外界质疑为“退居二线避风头”。
期权腐败?退休后的“秋后算账”
黄天德案的特殊性在于其退休后的“精准打击”。近年来,类似“退休≠安全”的案例频现。
此类“延期兑付”型腐败,正成为纪检部门穿透式调查的重点目标。黄天德在退休前夕的职务调整,是否涉及利益输送“缓冲期”,值得深究。
川渝反腐风暴中的“连锁反应”
黄天德被查同日,四川省副省长、公安厅长叶寒冰亦官宣落马,两案均由四川省监委指定广元市监委管辖,凸显区域性反腐协同作战的精准性。
值得关注的是,黄天德曾长期担任中国中铁四川分公司总经理、成都轨道交通指挥长,而四川近年已查处成都城建投资集团原董事长郑尚钦(2025年4月30日被查)、成都交投集团原董事长冉亚林(2023年6月被双开)等多起国企腐败案,基建领域俨然成为反腐“主战场”。
从“小节失守”到“大节沦陷”的警示
黄天德们倒下的轨迹,与《永远吹冲锋号》披露的腐败路径惊人相似,李金早从收受烟酒礼品开始,最终堕入犯罪深渊;文旅领域“雅贿”、金融系统“影子股东”、医疗系统“定制式采购”等新型腐败层出不穷。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查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56.6万件,追回外逃人员1306人,赃款154.44亿元。这组数据背后,是纪检监察机关对“期权腐败”“影子公司”等变异手段的降维打击。
当63岁的黄天德在广元市监委接受调查时,他或许会想起41年前那个满怀理想的青年技术员。
这场跨越40年的职业生涯崩塌记,不仅撕开了基建领域权钱交易的暗角,更宣告着:反腐没有“既往不咎”,只有“虽远必究”。
黄天德的生涯及履历,按时间排序。
黄天德,男,汉族,1962年10月生,山东昌邑人,在职研究生学历。
1984年7月:参加工作,进入铁道部第三局,历任第五工程处施工技术科副科长、京九指挥部副指挥长、第五工程处副处长(任职至2000年12月)。
199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0年12月至2014年3月:
先后在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任职,历任中铁三局第五工程处处长,五公司总经理、董事长,中铁三局副总工程师、副总经理;
曾任郑西铁路客专工程指挥部党工委书记、指挥长,中铁三局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中铁公司副总工程师、生产管理部部长、四川分公司总经理,哈大铁路客专工程指挥部党工委书记、纪工委书记、常务副指挥长;
后任中国海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中铁成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工委副书记、总经理,中国中铁成都轨道交通工程指挥部指挥长。
2014年3月至2022年5月:
调任中铁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铁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历任党委副书记、董事、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董事、董事长;
同时兼任中铁成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中铁成都轨道交通工程指挥部指挥长。
2022年5月至2024年4月:任中铁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业务总监。
2024年4月:退休。
2025年5月21日,中铁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天德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