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演讲学会东营代表处、东营市演讲与口才协会的8名志愿者再一次走进偏远的红光小学,为全校仅有的13名小学生进行朗诵作品赏析与排练,并与垦利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签订“共融共建”协议。
晨光中,载满希望的汽车驶入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在这片渔村聚集的盐碱荒滩上,坐落着一所学校——红光小学,这里有一群同样渴望艺术滋养的孩子们。这是东营市演讲与口才协会的志愿者们第十年踏上这条通往红光小学的公益之路。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稚嫩而坚定的朗诵声回荡在校园。协会主席宋宗周带领团队为孩子们精心设计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朗诵节目排练。通过分组教学、示范指导,孩子们不仅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更在艺术熏陶中厚植家国情怀,深刻体会到肩负“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
同时,协会会员高源月、高凌、刘倩茜三位老师还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学习用品,鼓励同学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做国家的栋梁之材,这一举动让孩子们倍感温馨和鼓舞。
共融共建护成长
朗诵训练结束后,在红光小学会议室举办了东营市演讲与口才协会与东营市垦利青年志愿者协会“共融共建”协议签订仪式。
共青团垦利区委副书记徐洋,市演讲与口才协会主席宋宗周、副主席李爱国、秘书长黄秀芬,共青团垦利区委常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丁永伟,垦利农高区团委崔孝慈以及会员代表王中青、史冰冰、高凌、刘倩茜、王诗贝参加活动,活动由红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奇波主持。
活动中,徐洋代表垦利团区委、垦利农高区、垦利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东营市演讲与口才协会颁发“爱心单位”奖牌;东营市演讲与口才协会主席宋宗周与垦利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丁永伟签订“共融共建”协议;团区委常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丁永伟介绍协会及“渔家有爱”项目开展情况;垦利农高区团委负责人崔孝慈、市演讲与口才协会主席宋宗周、垦利团区委副书记徐洋同志分别做了讲话。
此次共融共建签约,不仅是协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也为东营市城区志愿服务领域的合作树立了新的典范。双方将以此次签约为起点,不断探索创新合作模式,共同为“文化东营”建设贡献力量。
十年坚守显担当
记者从宋宗周老师发言中了解到,从2016年开始,市演讲与口才协会来红光小学组织公益行动到现在已经有10个年头。十年的时间,迎来一批批新生入学,然后又目送着一批批孩子像小鸟一样从这里展翅翱翔。十年的时间,协会公益心始终没有改变,公益行动始终没有中断。
“只要这里还有一个学生,我们的爱心行动就不会停止。”口才协会宋宗周主席的承诺,道出了志愿者们的心声。如今,这份坚守正在结出硕果。通过建立长效机制,艺术教育的种子必将在更多乡村学校生根发芽,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后记
十年,足以让一棵树苗长成栋梁;十年,也足以让一颗艺术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这些志愿者用十年的坚守告诉我们:教育公平不是口号,而是需要有人一步一个脚印去丈量的征程。当渔村的晚霞映照着孩子们认真的脸庞,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乡村教育最美的模样。(黄秀芬 刘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