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亭,男,1956年7月,中共党员,笔名朱墨,字味真书屋,原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专职贷款审批人。书法作品多次获省及国家级书法比赛奖,2014年书法作品在书画频道展出,2014年获中韩公务员、议员书法比赛三等奖并参加中国书法代表团访问韩国。2018年获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羲之杯书法一等奖。
现为:
河南省毛体书法研究会执行会长,
北京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副院长,
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
笔走龙蛇意 墨染风骨魂——品鉴先生的书法佳作
当朱金亭先生提笔,整个世界仿佛都在他的感知之外。他将满腔的炽热与激情,毫无保留地倾注于笔端,创作时如痴如醉,癫狂之态尽显,那潇洒磊落的狂草作品,一出世便惊世骇俗。挥毫至痛快处,笔走龙蛇,恰似 “飞鸟出林” 般矫健灵动、“惊蛇入草” 般迅捷洒脱,从中便能感知其作书速度之快。不过,草书的世界并非只有 “快” 这一种节奏,有一种笔画苍劲的草书,每一笔都要经历多次顿折,“一波三折” 间,线条在逆锋运笔的艰难行进中缓慢生成,别有一番韵味。
世人总以为,草书那龙飞凤舞、线条飞泻的模样,必定是书家快速挥洒的成果。朱金亭先生快速书写草书时,常常会出现飞白之笔,那些若隐若现的留白,宛如出鞘的利剑,瞬间增强了笔画的力度,营造出险峻奇绝的视觉震撼。但速度过快,也让线条难免有浅薄飘浮之嫌,少了经得起细细品味的质感。而慢速书写草书时,墨色饱满浓郁,每一笔都像是蕴含着无尽的故事,传递出沉稳、含蓄、古拙的气息。只是慢写也有弊端,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墨汁堆积滞笔的情况,甚至暴露出矫揉造作的痕迹。由此可见,快书与慢书各有千秋,其中都藏着书法创作的大学问。
朱金亭先生笔下的草书线条,似奔蛇走虺般灵动,连绵回绕间满是蓬勃的生命力与张力。笔画粗细变化强烈,轻时如游丝般纤细飘逸,仿佛能随风舞动;重时如崩云般厚重磅礴,似有千钧之力。在这强烈的节奏变化中,独特的韵律缓缓流淌,宛如一首激昂的交响乐。其笔法更是精妙绝伦,既传承了古人的书法精髓,又大胆创新。
在现代书坛,朱金亭先生的草书独树一帜。他的笔法如同长枪大戟,纵横舒展,笔画的起笔、收笔、转折之处都极具特色。通过强化提按顿挫,形成了独特的节奏韵律,每一笔都像是在诉说着一个独特的故事。在结构上,他大胆突破传统的均匀对称,运用欹侧、错位、疏密对比的手法,让单字内部以及字与字之间充满了动态与张力,仿佛每个字都拥有了鲜活的生命,在纸上肆意舞动。
朱金亭先生的草书,似银河倾泻,一气贯穿,字与字如珠串玉连,浑然天成。即便偶有笔画断开,却似藕断丝连,上下笔意暗通幽径,首尾呼应间,血脉奔涌,尽显笔墨狂舞、龙骧豹变的雄浑气势。运笔时,每字似立危崖,险象环生,却又能在千钧一发之际,化险为夷,让字形摆脱歪斜疲软,化作灵动的蝶,于宣纸上翩跹起舞。
铺开宣纸,挥毫泼墨,笔走龙蛇。直笔如利剑出鞘,锋芒毕露;曲笔似枯藤盘桓,苍劲古朴;一点如巨石坠渊,气势磅礴;一撇如兰叶迎风,飘逸悠然。在笔墨纵横间,朱金亭先生开辟出独特的书法天地,用酣畅淋漓的笔触书写人生百态,每一个点线的交织,都是生命的欢歌与悲歌在碰撞。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