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生活 »

穷画家爱上望族女私奔,成名后弃原配娶小28岁娇妻,死时妻子30岁

他从小便表现出了绘画天赋,凭借自身的才华与不懈努力,最终成为了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他的代表作《马》不仅在国内广为传颂,甚至享誉世界。

然而,尽管他在艺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婚姻却充满了波折和争议。为逃避父母安排的婚姻,他逃离了家乡,随后又爱上了一位18岁的贵族女子,带她私奔。而事业成功后,他又陷入了与自己学生的感情纠葛。原配妻子对此愤怒至极,不惜与他大吵大闹,但最终两人两度通过登报宣布解除同居关系。最终,徐悲鸿如愿娶到了比自己大六岁的图书管理员,却未能享受幸福生活,因长期的病痛困扰,他只能缠绵病榻度日。

他,就是徐悲鸿,一位杰出的绘画大师。

徐悲鸿出生于1895年,江苏宜兴一个书香门第。父亲在镇上经营私塾,母亲则是典型的家庭主妇。那时,家境并不宽裕,父亲的收入微薄,勉强支撑着家庭的日常生活,偶尔也会通过卖画来补贴家用。尽管如此,徐父对孩子的教育并不马虎,早在徐悲鸿还不会说话时,他就开始带着儿子读书写字、画画并学习诗词,启蒙教育可以说是十分早期的。

当徐悲鸿9岁时,父亲便让他模仿吴友如的画作,开始了绘画的学习。到10岁时,他不仅能够为父亲的作品添上色彩,还能为乡亲们书写春联。随着时间的推移,徐悲鸿的绘画天赋愈加显现,父亲也更加专注于培养他。13岁时,徐悲鸿离开家乡,与父亲一起靠卖画为生。虽然他们的生活极为艰难,四处流浪,但这段经历让徐悲鸿见识了世间百态,成为他绘画灵感的源泉。

尽管徐悲鸿在艺术上极具天赋,但旧社会的包办婚姻依然难以逃避。17岁那年,母亲为他安排了婚事,迫于压力,他暂时逃到上海求学,然而仅仅一年后,他就被家里强行带回,成婚前他甚至连新娘的面容都未曾见过。

婚后不久,新娘便怀孕了,但徐悲鸿对这段婚姻始终冷淡,也对这个孩子缺乏感情,甚至取名“劫生”,认为这是自己无法逃避的灾难。虽然家人把名字改成了“吉生”,但孩子最终还是夭折了。此后,徐悲鸿再次离家前往上海,并通过好友的帮助进入复旦大学学习。

在复旦,他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画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开始在艺术界崭露头角。同时,他也通过卖画来维持生活,并且有时应邀为富商们绘画,名声越来越响亮。

当时复旦大学有一位教授,名叫蒋梅生,他家曾是豪门望族,赏识徐悲鸿的才华,常邀请他到家中做客。就在此时,徐悲鸿遇到了蒋梅生的二小姐蒋棠珍。蒋棠珍年约十八,端庄典雅、气质非凡,徐悲鸿一见钟情,但可惜她已被许配给了富商查家。尽管蒋棠珍也对徐悲鸿心生情愫,却因婚约在先,不能回应他的心意。

然而,在蒋棠珍即将嫁人之际,她得知未婚夫在期末考试中作弊,感到羞愧不已,对这段婚姻产生了极大的抗拒。同时,徐悲鸿得到日本明治大学的邀请,准备赴日学习。在得知蒋棠珍的困境后,他大胆提出带她私奔到日本。蒋棠珍没有再犹豫,留下诀别信后便与徐悲鸿一同踏上了前往日本的轮渡,从此改名蒋碧薇。

在日本,二人开始了贫困却甜蜜的生活。虽然生活拮据,但徐悲鸿痴迷于名家画卷,几乎将所有的钱都花在了画册上,生活依旧困顿。为了满足蒋碧薇的心愿,他夜以继日地绘画,终于攒够了钱为她购买了一件心仪已久的大衣。蒋碧薇从一个娇生惯养的贵族小姐,逐渐变成了体力活的家庭主妇。而她也为徐悲鸿省吃俭用,送给他一块怀表,徐悲鸿终生佩戴。

两年后,由于经济压力过大,二人返回国内。在国内,徐悲鸿在北京大学任教,蒋碧薇虽然被家族除名,但因已与徐悲鸿有了孩子,家里最终也只能默许他们的婚姻。

徐悲鸿获得资助后,再次带蒋碧薇出国,前往法国深造,最终因资金紧张转至柏林继续学习。十年的海外求学生活虽然艰辛,但徐悲鸿的绘画技艺有了飞跃性的进展,作品在国际画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可惜,在全身心投入绘画的同时,徐悲鸿忽略了蒋碧薇,渐渐地他们的感情疏远,留下了蒋碧薇一人默默等待。

1927年,蒋碧薇怀孕,二人终于结束了流浪的岁月回到国内。徐悲鸿被高薪聘请到中央大学担任美术教师,而蒋碧薇虽然因私奔事件与家族决裂,但最终还是默许了他们的婚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穷画家爱上望族女私奔,成名后弃原配娶小28岁娇妻,死时妻子3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