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梁纪委手书“知行合一”,梁纪委好友林龙手持。图/好旺传媒全媒体中心
图为梁纪委手书“创新”,梁纪委好友林龙手持。图/好旺传媒全媒体中心
图为梁纪委手书“知行合一”,梁纪委好友林龙手持。图/好旺传媒全媒体中心
图为梁纪委手书“创新”,梁纪委好友林龙手持。图/好旺传媒全媒体中心
图为梁纪委手书“知行合一”。图/好旺传媒全媒体中心
图为梁纪委手书“创新”。图/好旺传媒全媒体中心
文化名人梁纪委。资料图
梁纪委的字不是书法家的字,不是民间的毛笔字,而是文化人的字。文化人的字讲究的不是形优,更不是老书法人的周而循环“造”字,甚至笔墨之粗拙潦草可不计,要的是传达志向、诠释主旨、表现意境、突出哲理,更要的是一种趣味和一种意境,特别是一种脱俗而成一家之风的特有格调。
随着梁纪委的文化名人效应,全国来说名气很大,其笔墨在近年也备受收藏者的青睐。而在梁纪委看来,“会推磨子就会推碾子”,会写文章就会写毛笔字。而且,一般作家很清苦,特别是他这样的媒体文化学者就更累了,写稿件费脑子,挣不上几个钱,还不如书法家。
现在是专业的书法家,专业的作家,专业的文化学者。当然有不好之处,纯粹从事国画或写毛笔字,就变成单一的东西,不容易吸纳更多的东西了。要么不读史了,要么不研究更多自然界、生命的东西,就一头扎进技术层面。任何艺术一旦进入技术层面,都是末路了。
或者你整天循环往复在写日记、写字、画画,就肯定能够成为一流的画家、一流的书法家,那也不可能。职业和事业还是两码事,很多情况下舆论场很重要的,这其中缺乏了很多的深度思考和扎实知识沉淀。〈发布/好旺传媒全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haowang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