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生活 »

马科斯下“罪己诏”,菲内阁部长集体清退,杜特尔特终于等到今天

引言:一场政治风暴的序幕

菲律宾政坛近期迎来一场大地震。总统马科斯在中期选举惨败后,突然要求全体内阁部长提交“礼节性辞职”,试图以“罪己诏”的姿态挽回民意。然而,这场看似壮士断腕的改革,背后却暗藏权力博弈——曾被马科斯背弃的杜特尔特家族,正借势反击。这场政治清洗是真改革,还是又一场权谋表演?

一、中期选举惨败:民意对马科斯的审判

2023年5月的菲律宾中期选举,被当地媒体称为“对马科斯政府的全民公投”。结果却令总统阵营大失所望:马科斯的支持率从2月的42%暴跌至3月的25%,而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的支持率则从52%升至59%。更致命的是,马科斯力推的11名参议员候选人中,仅5人获胜,导致其在立法机构的话语权大幅削弱。

马科斯(资料图)

这场选举不仅暴露了民众对马科斯政府的不满,更直接影响了政治格局。由于参议院席位不足,针对副总统莎拉的弹劾案几乎无望推进。更戏剧性的是,被马科斯政府送入荷兰海牙监狱的前总统杜特尔特,竟在狱中成功当选达沃市市长。这一结果让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韧性展露无遗,也让马科斯意识到——他的对手远未出局。

二、“礼节性辞职”的真相:表演大于实质

选举失利后,马科斯迅速行动。5月22日,他要求所有内阁部长提交“礼节性辞职”,声称要打造一个“以绩效为核心”的政府。表面上看,这是一次彻底的人事洗牌:52名部长级官员递交辞呈,最终仅5名经济领域官员被留任,其余47人面临撤换。

马科斯(资料图)

然而,菲律宾媒体犀利地指出,所谓“礼节性辞职”不过是政治表演。辞职程序并不自动生效,最终去留完全由马科斯一人决定。有学者批评,若真要改革,为何不在选举前行动?偏偏在惨败后匆忙“补救”,难免被视作情绪化反应。更讽刺的是,马科斯在播客节目中承认,自己“对下属太好”,导致官员懈怠——这番自白反而暴露了他执政风格的软弱。

三、杜特尔特家族的反击:从盟友到死敌

马科斯与杜特尔特家族的恩怨,是菲律宾政治近年来的主线之一。2022年大选时,马科斯凭借与莎拉·杜特尔特的联盟,以压倒性优势获胜。但组阁后,他迅速背弃承诺,仅给莎拉一个边缘的教育部长职位,最终迫使她退出内阁。

此后,双方矛盾彻底公开化。马科斯政府将杜特尔特引渡至海牙受审,而杜特尔特家族则在地方和国会层面持续发力。中期选举后,莎拉公开宣布要组建“强大的反对派”,剑指2028年总统大选。她的父亲——即便身陷囹圄——仍通过达沃市长选举证明了自己的影响力。

马科斯曾试图求和,但杜特尔特家族明确要求“释放杜特尔特”作为谈判条件。马科斯拒绝后,双方和解彻底破裂。菲律宾参议员蒙·吴直言:“若马科斯真有诚意,就该让杜特尔特回国。”

四、权力游戏的底层逻辑:信任崩盘与权谋算计

这场博弈的核心,是马科斯日益破产的政治信誉。从选举承诺落空到打压盟友,再到将杜特尔特送入监狱,他的每一次行动都在消耗信任。菲媒评价:“他的字典里没有‘诚信’一词。”

而杜特尔特家族的策略则更为老练。他们拒绝仓促和解,转而积累道德制高点,通过民意和国会席位持续施压。莎拉打出“公平包容”的口号,直击民众对政治内斗的厌倦,与马科斯的“绩效改革”空话形成鲜明对比。

杜特尔特(资料图)

五、菲律宾的未来:动荡还是变革?

短期来看,内阁大换血可能导致行政停滞,但马科斯优先保留经济团队,显然试图稳住基本面。然而,参议院格局已变,杜特尔特家族足以掣肘其立法议程。

长期而言,2028年大选将是终极战场。马科斯因宪法限制无法连任,正力推表亲罗慕尔德兹接班。但若民意持续低迷,他的背书反而可能成为累赘。而杜特尔特家族若卷土重来,菲律宾或将迎来新一轮政治洗牌。

结语:没有赢家的游戏

马科斯的“罪己诏”未能掩盖统治危机,杜特尔特家族的蛰伏暗藏杀机。这场权力游戏讽刺之处在于:马科斯试图用清洗内阁挽救颓势,却加速了体系瓦解;杜特尔特等待翻盘,但家族霸权未必带来国家进步。当政治沦为私斗,谁还记得菲律宾人民真正需要什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马科斯下“罪己诏”,菲内阁部长集体清退,杜特尔特终于等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