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生活 »

鉴宝专家17万元“购得”乾隆真迹,转手卖8736万,法院判决……

乾隆御相

#清乾隆瓷器鉴定#2009年,朱云闲带着自家传家宝《嵩阳汉柏图》,来到了一档鉴宝节目现场。经专家鉴定,这幅被朱家视为珍宝的画作竟被判定为赝品。面对现场观众提出的3万元购买此赝品的请求,朱云闲断然拒绝。节目结束后,他以17万元的价格,将画卖给了另一位商人。

两年后,朱云闲在报纸上意外看到自己的那幅画,竟被拍出了8000多万的天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那是否真是他当初卖出的赝品呢?

祖传名画《嵩阳汉柏图》

朱云闲是河南人,家境贫寒。爷爷临终前,将家人唤至跟前,让朱云闲从床底搬出一个布满灰尘的小木箱。这箱子上了锁,从锁的样式看,年代颇为久远。

朱云闲小心地打开箱子,里面是一幅长长的画卷。爷爷告知众人,这是一幅名画,被层层包裹着。爷爷还叮嘱了保管此画的注意事项,随后在爷爷的指导下,众人缓缓揭开了这幅神秘画作的面纱。

据爷爷所言,这幅画已在朱家传承了6代,虽不知其来历,但画作者的名字却让朱家人大为震惊,竟是乾隆皇帝的《嵩阳汉柏图》。

为证实这幅传家宝的真伪,朱云闲查阅了大量历史书籍。可以确定的是,乾隆确实创作过《嵩阳汉柏图》。

乾隆40岁时,中秋节过后,大清朝按惯例举行了一场盛大狩猎活动,此次狩猎规模堪称清朝之最,地点在河南嵩山外围。狩猎结束后,乾隆皇帝率众多皇子及文武百官前往嵩阳书院祭奠先人。

这幅《嵩阳汉柏图》,便是乾隆彼时所作。史书记载,当年乾隆来到嵩阳书院后山,目睹三棵著名的汉柏,有感而发,即兴挥毫。

在乾隆的笔下,三棵汉柏的千年岁月痕迹栩栩如生,苍老的外形下,透着一股擎天气势,似大鹏展翅,象征着生命源源不绝的力量。事后,乾隆将其献给母后祝寿。

这三棵汉柏曾受汉武大帝御封,那是公元前的事了。由此推测,它们至少有4500年的历史。然而,关于这幅画的下落,并无明确记载。这是否意味着,朱云闲手中的传家宝,极有可能就是乾隆的真迹呢?

朱云闲与兄弟曾在穷困潦倒时商议卖掉此画。两人都没读过书,见识短浅,不知如何鉴定其真伪,但也明白“怀璧其罪”的道理。

2008年,两人曾将画带到黑市欲出手,可对方给出的价格让人难以接受,最终他们将画带了回家。

2009年,兄弟俩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一档鉴宝节目,追看几期后,他们见证一个农民的传家宝——“瓷碗”卖到数百万元,兄弟俩心动不已,也想去试试。

朱云闲来到鉴宝节目

朱云闲记下节目组电话,向朋友确认节目真实性与专家权威性后,拨通了电话。听闻他们手中有乾隆真迹,节目组高度重视,两天后便派人来到朱云闲家。工作人员虽非专家,但鉴定能力不俗,且有专业检测设备。他们仔细揣摩画作后,十分兴奋,称有80%可能是真迹。

朱云闲激动地问画若为真能值多少钱。工作人员告知,乾隆当时画了4幅汉柏图,其中两幅藏于故宫博物院,另一幅下落不明(据传在日本),价值难估,但因乾隆名画艺术价值高,估计几百万是有的。

朱云闲满怀期待来到节目现场,他的画被安排压轴出场。不论真假,乾隆名画真迹就是个大卖点。终于轮到他们兄弟出场,朱云闲手捧传家宝,紧张得双手颤抖。

《嵩阳汉柏图》被摆放上去后,现场几名专家开始鉴定。第一位专家从书法方面分析,结果该画在结构、质感、感染力,以及运笔连贯性和下笔力度等方面,均与故宫所藏的另外两幅乾隆真迹完全一致,第一项鉴定满分。朱云闲信心大增。

第二位专家从用纸、用墨等方面考究,从颜色和化学反应判断,此画确为乾隆年间所作。

然而,第三名专家,也就是首席专家刘岩表示,该画所用绢纸虽是清朝所作,但乾隆此画实际未采用清朝的绢纸。此绢纸在厚密均匀程度方面,与乾隆另外两幅画作有明显差别,碎纹更多,绢丝有些发毛,这是做旧的痕迹,虽模仿得很像,却是赝品。其他几名专家听闻后,上前观察半天,最终认同了刘岩的观点。

最后,刘岩拿出乾隆的几幅赝品对比,进一步验证说法。节目组判定,朱云闲的画是赝品无疑。

朱云闲兄弟失落不已,他们本指望靠这幅画翻身,如今希望破灭。剩下的活动他们无心参与,当即带着画准备离开。

离开时,现场一名观众追出来表示喜欢收藏乾隆画作,虽是赝品,但愿意出3万买下。朱云闲兄弟对视一眼,此前他们拿画去黑市,对方出价都不止这个数,于是果断拒绝。

回到河南不久,朱云闲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古画收藏家程功,对这幅画兴趣浓厚,希望见面详谈,价钱好商量。朱云闲心想反正没损失,便与对方约定时间。

几天后,朱云闲在家附近茶馆与程功见面,让他意外的是,程功同行的人竟是首席专家刘岩。

朱云闲对刘岩并无好感,毕竟在节目中是他推翻了另外两名专家的观点,判定此画为赝品。刘岩见朱云闲脸色不善,呵呵一笑并不介意,热情自我介绍后表示朋友喜欢收藏乾隆画作,希望朱云闲割爱,还让朱云闲开个价。

朱云闲思索半天,开出30万要价。双方讨价还价后,对方咬死最多出15万,朱云闲犹豫后拒绝。

后来朱云闲将此事告诉兄弟,兄弟直呼他糊涂,认为这是赝品,外人看来不值钱,对方出十几万已不错。朱云闲也懊恼不已,上次对方留了名片,若自己主动打电话过去,肯定卖不了好价钱。

没想到几天后,刘岩又打来电话,表示愿再加2万,多一分都不行。朱云闲见好就收,答应了下来。隔天程功来找他交易,17万到手,朱云闲兴奋不已,当天就拉兄弟下馆子庆祝。

时隔一年,北京亚洲大酒店一场盛大拍卖会正在进行,当天最轰动的拍卖品创下8700万天价,正是当初朱云闲以17万卖给程功的《嵩阳汉柏图》。当看到起拍价达2500万时,朱云闲无法淡定。他们多方了解,确认这就是去年卖给程功的那幅画。才隔一年,价格相差悬殊。

他们打电话给买画的程功,可号码已被注销。到公安局报案后得知,当初的程功根本就是假名。无奈之下,他们将矛头指向获得8700万的刘岩。显然,刘岩当初用心不良,故意判定《嵩阳汉柏图》为赝品,再找人合作低价买画,一年后高价卖出,这不是诈骗吗?

气愤的朱云闲一纸诉状将刘岩告上法庭。但关键是,与朱云闲交易的是“程功”,他们无法证明刘岩与程功有关,更要命的是,当初他们手中的画未经权威机构鉴定为真迹。最终法院以证据不足撤销了朱云闲的投诉。

朱云闲吃了哑巴亏,有苦说不出。刘岩这个所谓专家的把戏,业界心知肚明。此事后,刘岩在鉴宝行业销声匿迹。只是令人感慨的是,8000多万足够花几辈子,即便名声臭了又如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鉴宝专家17万元“购得”乾隆真迹,转手卖8736万,法院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