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生活 »

我们的节日“竹编技艺传古韵 端午龙舟载浓情”观风路社区开展端午节活动

碧艾香蒲处处忙,又是一年端午长。5 月 27 日,观风路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共青团、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三心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 “竹编技艺传古韵,端午龙舟载浓情” 端午节主题活动。辖区居民们齐聚一堂,在包粽的烟火气、竹编龙舟的匠心创作、香包制作的精巧构思以及艾草传递的美好祝福中,解锁了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让千年端午在现代社区里绽放出新的光彩。

粽叶翻飞出乡愁:指尖上的味觉记忆

“粽叶对折成漏斗状,先铺一层糯米,再放馅料,注意两边压实……”活动现场,专业老师示范着传统四角粽的包制技巧,青碧的苇叶在指尖翻飞,经五彩棉线细心捆扎,一只只棱角分明的粽子迅速在竹筛上列队成型。老师一边指导居民调整粽叶角度,一边讲解道:“豆沙粽讲究甜而不腻,红枣粽要突出果肉的原香,馅料比例是关键。”居民们围坐在工作台前,有的专注模仿老师的手法,有的互相交流心得。待包好的粽子投入沸腾的锅中,蒸腾的热气裹挟着粽叶清香弥漫全场,居民们捧着温热的粽子围坐分享,传统美食在专业指导与集体参与中,成为串联代际记忆的情感纽带。

竹篾编织岁月痕:手艺里的古今对话

非遗竹编区传来“沙沙”的劈篾声,非遗老师将青竹剖成薄如蝉翼的篾条,“编龙舟骨架要先定龙骨,就像做人得有‘主心骨’。”居民们围坐成圈,熟练地交叉编织底座;孩子们用彩色蜡绳给龙舟“装饰”。当30艘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的竹编龙舟摆上展示台,阳光透过篾隙洒下斑驳光影,仿佛在诉说千年舟楫文化的传承与嬗变。

彩绣香囊寄情思:针线间的民俗传承

包粽子、编龙舟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同时,一旁的香包制作区域也热闹非凡。桌上摆放着五颜六色的布料、香料、丝线等材料。在老师的示范下,居民们穿针引线,将香料小心翼翼地装入绣好的香囊袋中,再仔细缝合。大家一边制作,一边分享着自己小时候佩戴香包的趣事。不一会儿,形态各异、香气扑鼻的香包就摆满了桌面。香囊上精致的刺绣、浓郁的香料味,承载着驱邪祈福的美好寓意,将端午的民俗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让这个传统节日的氛围愈发浓厚。

艾草传递祝福情:书记关怀暖人心

活动接近尾声时,社区书记郭海浪为大家送上了精心准备的艾草。他将一束束艾草递到居民手中,笑着说:“端午时节,家家户户挂艾草,能驱邪祈福,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 居民们接过艾草,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现场充满了温馨的气息。艾草淡淡的清香飘散在空气中,为这场端午活动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温暖。

这场端午活动如同一条无形的丝线,将 “文化传承” 的宏大命题编织进日常生活的肌理,让老手艺在创新表达中重获生机,更让 “社区” 超越地理空间,成为文化认同与情感联结的精神共同体。从 “节日限定” 到 “日常浸润”,下一步,观风路社区将始终以文化为笔,在传承与创新的留白处,勾勒现代社区的精神图谱,让每一次传统与当下的相遇,都成为滋养心灵、联结邻里的文化盛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我们的节日“竹编技艺传古韵 端午龙舟载浓情”观风路社区开展端午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