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生活 »

画笔唤醒远古生命 保定“我与名家画恐龙”联展让科学与艺术双向奔赴

央广网保定5月28日消息(记者王艺霖)在亚洲最大的自然类专题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一场跨越亿年的对话正在上演:古生物学家以化石勾勒生命演化的脉络,艺术家用笔墨重构远古巨兽的神韵,而孩子们的彩铅与蜡笔,则为这段时空长河注入斑斓的想象。近日,“我与名家画恐龙”公益艺术联创展览在河北保定启幕,2856幅“半命题”画作串联起科学求真与艺术求美的双重维度,让沉睡的恐龙在童稚笔触中重获新生。

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展厅(央广网记者 王艺霖 摄)

此次展览的核心创意,藏匿于“未完成”的艺术哲学中。活动邀请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中国美术家协会兼职副主席徐里,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乔宜男三位著名画家创作出以恐龙为主题的半幅画作作为命题,来自全球的3634名青少年则化身“时空补白者”,用想象力填补科学与艺术的留白,描绘自己心中的恐龙世界。

10岁侯继凡的《恐龙走进街头3》,将棘龙引入现代都市,以钢筋森林与史前巨兽的碰撞,提醒人们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8岁于馨雅的《空中霸王》,以明快色块描绘翼龙觅食的困境,稚嫩笔触下涌动着对生命存续的思考。“小画家”们从自身对恐龙的认知出发,充分发挥想象力,对未完成作品进行补充和续画,作品不拘一格、大胆创新。

漫步展厅,科学叙事与艺术表达形成奇妙共振。“此次活动把自然科学之美和艺术之美相结合,可以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跨空间的思路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起点。”乔宜男说,这不是简单的绘画比赛,而是一场文明基因的传递。活动让孩子们认识精彩世界,既培养了科学的逻辑性思维,又能通过艺术的形式让想象力延伸,有利于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

乔宜男介绍三幅以恐龙为主题的名家画作(央广网发 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我们刻意将儿童画作与化石标本并置——坚硬的岩石记录着物种灭绝的悲怆,柔软的宣纸却孕育着文明延续的希望。”线下展览的主要承办地、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的馆长金海月说,这种策展逻辑,让展厅成为“硬科学”与“软艺术”的交响现场恐,龙骨架的理性之美与童真笔触的感性之力,共同编织出生命教育的多维图景,活动让展厅更有活力和温度。

据介绍,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是一座以古生物化石为载体,系统普及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人类学以及进化论知识的国家级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自然类专题博物馆之一。“博物馆自2024年1月3日开馆,迄今为止接待游客达二百余万人次。”金海月说,博物馆还推出科学公益讲堂、“我在保定修化石”“恐龙守夜人”等科普活动。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我与名家画恐龙’活动让我好像触碰到了远古的生命,博物馆的恐龙骨架给了我很多的灵感,宝藏活动我还要多多参与。”参与活动的上海市“小画家”陶悦婷向记者介绍,暑假即将来临,她和同学们相约到保定众多博物馆研学,度过一个丰富多彩的假期。

据悉,此次活动由保定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主办,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保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等承办。此次公益艺术联创展览分两个阶段展出:5月24日至6月3日在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展出,6月5日至6月30日将于保定市美术馆展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画笔唤醒远古生命 保定“我与名家画恐龙”联展让科学与艺术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