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消息,6月18日,有消息称特朗普在G7峰会上多次提及中国,随后中美相关谈判正式启动,而欧盟此时的表态颇受关注。先看特朗普在G7峰会上的举动。他公开表示当初G7开除俄罗斯的决定是错误的,还说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该加入G7。要知道,2014年美国以俄罗斯干预乌克兰局势为由推动开除俄罗斯,如今特朗普这样说,背后有自己的算盘。
一方面,他想修复美俄关系,之前就通过斡旋俄乌冲突来尝试,推动俄乌直接谈判,希望借此改善美俄关系;另一方面,他想“联俄制华”,希望俄罗斯能重新融入西方,不过就目前情况看,俄乌停火短期内很难实现,但他一直在努力。再看特朗普提议中国加入G7这件事。从经济角度看,中国确实有加入的实力。2000到2024年,中国GDP全球占比从3.6%升到17%,现在GDP约19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
冯德莱恩(资料图)
要是中国加入G7形成G8,中国GDP能占整个G8的26.8%,让G8全球GDP占比重回上世纪70 - 90年代60%以上的水平,这样中国能分享经济规则制定权。但加入G7也有弊端。G7被看作“富国俱乐部”,中国加入可能会动摇外交基础,削弱在“全球南方”的号召力,脱离发展中国家阵营。而且G7的集体决策机制可能会约束中国在汇率、产业补贴等政策上的独立性,比如可能会被要求接受类似“广场协议”的金融安排。
另外,G7本质上是西方集团,中国加入可能会面临被孤立、被针对的情况,俄罗斯就是前车之鉴。在特朗普多次喊话中国后,中美谈判正式开始。可就在这时候,欧盟突然表态,背后暗藏两大陷阱。第一个陷阱是贸易保护。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发布立场文件,炒作中国政府补贴构成不公平竞争,鼓噪德国及欧洲对中方采取行动,实施贸易壁垒。该协会旗下有3600家会员企业,业务涵盖多个领域。
特朗普(资料图)
文件提议欧盟对违反反倾销或反补贴规则的第三国进口商品征收反补贴税,甚至禁止进入欧洲市场,还把中国作为特别关注对象,敦促欧盟回应。更荒谬的是,文件一边呼吁公平竞争,一边却要求设置本地含量要求等产业政策,支持欧洲企业,这明显是双标。第二个陷阱是渲染“中国威胁”。在G7峰会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拿着磁铁道具,大肆宣扬中国经济威胁,说中国在关键原材料领域有优势,还说中国削弱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巨额补贴,警告要警惕“新中国冲击”。
她这样做是想说服美国取消对欧关税,联手应对中国。但G7在声明草案中对中国只字未提,只用“非市场化政策和做法”这样的模糊用语,这说明西方阵营在中国问题上存在分裂。欧盟之所以这样做,有自己的小算盘。之前欧盟为了对冲特朗普政府的压力,想“联华制美”,中方也给出了积极回应,比如延期针对欧盟的“双反”调查,在稀土问题上给欧盟特殊待遇,建立绿色通道。可欧盟拿到好处后就变脸了,取消了中欧高层经济对话,还在G7峰会上配合美国,渲染“中国威胁”,想让美国把矛头指向中国,自己渔利。
欧盟(资料图)
但欧盟这种做法是短视的。对特朗普来说,施压欧盟针对中国和收割欧盟并不冲突,欧盟要是一味讨好美国,只会暴露自己惧怕美国关税大棒的想法,就算美国暂时不对欧盟出手,等美国腾出手来,欧盟还是难逃被敲诈的命运。到时候欧盟再想故技重施向中方示好,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各国之间的关系充满变数。特朗普多次喊话中国,中美谈判启动,欧盟的表态暗藏陷阱,这些都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