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生活 »

“乐韵中非,心桥共筑”:中国传统艺术打动肯尼亚观众

人民网记者 黄炜鑫

音调激昂高亢,节奏干脆激烈,古代战场的激烈与悲壮通过中国传统乐器琵琶的演奏呈现出来。“我最喜欢的就是《十面埋伏》这首曲目。”肯尼亚肯雅塔大学音乐学院教师迪达·巴里萨说,中国高校艺术团的老师们演奏技艺精湛,情感丰富。

中国传统乐器演出受到肯尼亚观众喜爱。肯雅塔大学孔子学院供图

日前,山东师范大学艺术团在肯尼亚内罗毕大学、斯特拉赫男子学校、肯尼亚国家图书馆和肯雅塔大学等多地举行巡回演出,为当地师生和民众带去一场场视听盛宴。演出以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为载体,通过独奏、合奏、器乐与武术融合等多样形式,将二胡、琵琶、竹笛、笙、古筝、扬琴等传统乐器的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乐曲编配充分考虑巡演地特色,将中国传统乐器与当地经典作品巧妙融合。

“这次演出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中国音乐的艺术高度,也激发了学生们对非中音乐融合交流的兴趣。”巴里萨教授非洲音乐与舞蹈已有26年,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进一步推动双方在传统音乐教育与创作方面的合作,共同传承和弘扬各自文化。

“最让我震撼的是那场融合了几乎所有中国传统乐器的合奏,乐器种类繁多却配合默契。”肯雅塔大学音乐学院学生海勒姆说,“从柔美的古筝到高亢的唢呐,每一种音色都富有层次,像是在讲述一个遥远的东方故事。”

“这场演出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真实、更深刻的认识。”正在学习中文的中学生海莉说,“古筝、二胡的声音美极了,仿佛将我带入一个充满传说和山水画卷的世界。音乐不需要翻译,每一个音符都在讲述故事。音乐能跨越语言,是我们理解彼此的桥梁。”

在斯特拉赫男子学校的演出结束后,学生们情绪高涨,久久不肯离去。尤其是武术节目,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不少学生眼中闪着光芒,迫不及待地表示想要学习中国功夫。他们一边模仿动作,一边热情地邀请武术演员们留下来教他们几招。

斯特拉赫男子学校学生与中国功夫表演者合影。肯雅塔大学孔子学院供图

在国家图书馆的演出落幕后,来自裂谷理工学院和总统府小学的学生们被中国传统乐器的独特音色深深吸引,纷纷围上前来,惊叹道:“中国的乐器太神奇了!能不能教我们一首简单的中文歌?”艺术团欣然应允,耐心地与学生们互动,现场教学中文儿歌《小星星》。随着古筝、二胡等乐器的温柔伴奏,孩子们轻轻哼唱,种下了一颗热爱中国文化的种子。

“这不仅是一场巡演,更是一场文化与心灵的深度交流。”肯雅塔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周晓东表示,在悠扬的旋律与震撼的鼓点中,肯尼亚观众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文化温度,演出不仅呈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之美,更唤起了对文化多样性与相互理解的尊重与向往。

通过系列演出,中国传统艺术如同一粒种子,悄然种在肯尼亚师生的心田。它播下的是对中华文化的兴趣,是对文化交流可能性的思考,也是未来跨文化合作的希望与动力。无论是观看演出的大学生,参与合演的音乐系师生,还是初次接触中国乐器的中学生,都在音乐的共鸣中建立起了情感的共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乐韵中非,心桥共筑”:中国传统艺术打动肯尼亚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