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生活 »

装饰家·试试中古彩?让你直接住进油画里

中古风可不是一阵“风”,它可以超越时间,用色彩洽合灵魂,带来治愈。

傍晚的客厅,灯光缓缓亮起,墙上的画作开始呈现,角落里的黑胶唱片机低缓响起,绿蓝相间的绒面地毯踩出轻快节奏,橘色光晕打在琉璃花瓶上,空间像岁月调色的老电影……

中古风,用半个多世纪的发挥告诉我们,色彩不只是点缀空间的工具,它可以用来表达生活,甚至疗愈时代。二战之后,中古设计从公共空间转而走进家中,人们把对温暖、积极的渴望,投射到自己的生活中,而颜色恰恰成为情绪的链接,这便是中古彩。

复古之中找到鲜活的节奏,用更大胆的色彩、更自由的混搭方式,把家的情绪变得丰富而立体。它可以撞色但不喧闹,可以华丽又不失日常。在你愿意尝试一块蓝地毯、一盏黄玻璃灯、一个红绿配色的边柜之后,你会发现,日常的家会变成一幅温柔又热烈的油画。

温润质感是底色,撞色赋予灵魂

与前辈包豪斯冷峻先锋的黑白灰配色不同,中古彩用了暖色调和大地色系,在墙面、地板和天花板这种大范围的地方。墙面推荐用浅暖色通刷作为底色,比如可可淡奶、汝窑灰、杏仁米,搭配带细微颗粒感的艺术漆,有温度,也有肌理。避免过于浓重的颜色带来的压抑感。

地面则建议用偏深的木地板,如柚木、缅甸木,稳住整体的色彩重心。地砖虽冷静清爽,但缺乏木材的温润质感,难以支撑中古彩的调性。

软装上则运用了大胆的撞色,优雅深沉的蓝色、自然复古的绿色、点亮空间的橙黄色、充满生命力的红色,哪怕只是一点点缀,也能成为整个空间的灵魂。比如红蓝拼接的抽象画、克莱因蓝绒面地毯、活力黄绿的沙发,都是调出氛围的关键色块,再用绿植、奶白色沙发进行呼吸缓冲,让空间浓烈而不压迫。

玻璃碰撞木头,金属穿插色块

中古彩从不讲求统一材质,反而更偏好对比与碰撞。木头依然是骨架,柚木、胡桃木最有质感,用在边柜、椅背上,恰到好处。而玻璃、金属、珐琅彩、绒布、石材,都可以做点缀式穿插,丰富触感层次。

中性色调的柚木、胡桃木,沉稳中带温度,搭配金属、玻璃或漆面元素,比如经典的USM柜、金属脚边柜、彩色玻璃花器,能让视觉从木头的温润中跳脱出来,增加空间的灵动性。

不要小看小物件的作用。一盏橘色落地灯、一个有色玻璃烛台、一对艺术感蜡烛,都能成为画面中的高光细节。不去强调协调统一,容许空间拥有自己的情绪变化和节奏波动。

复古不是复刻,精心重构日常

最能体现中古彩的地方就是客餐厅,尤其适合开放式结构,可以放胆玩色彩和材质。客厅建议使用成品家具做主角,如彩色漆面餐边柜、撞色书架、雕花边几,远比一体化柜定制来得更有味道。

沙发选择低靠背、可自由组合的模块款式,加一把气质款单椅,比如胡桃木+水滴纹棕皮组合,恰好是怀旧感与现代感的交汇。

餐厅区域可考虑搭配一盏造型感强的吊灯,如玻璃泡泡灯、金属结构灯具,搭配彩色椅子和木质餐桌,轻松打出复古摩登感。若空间允许,不妨加入一组彩色唱片机与落地音响,让“听觉软装”也成为家的一部分。

复古不等于古板,色彩不只为照明,浓烈也好,安静也罢,当你用它去有意识地经营空间时,一个独属于你的,灵动而精彩的中古彩画报,就成为你的家居空间的艺术品性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装饰家·试试中古彩?让你直接住进油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