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波随笔
不止于绘画,看奥赛大展的一点感受
陈海波
浦东美术馆的奥赛大展,超过50位艺术巨匠汇聚一堂,近百余件奥赛馆藏悉数亮相,可以说,随手一拍,都是美术史教科书级别的作品。能在家门口有这样好的机会、看到这么高质量的大展,而且这又是奥赛与上海间“特别定制”的全球唯一展,属实难得。
除了尽享一幅幅名作,思绪也不由飘向画框之外。展厅里人头攒动,而他们不亚于画作本身,构成另一道风景。有人面对作品默默站很久,极少举起手机;有人爱谈“空气感”和“笔触”,迫不及待要和同行分享获得感;有些人总是先细读画签,再抬头看画;也有人匆匆路过每一幅画,用手机代替眼睛,拍过就算看过。
必须声明,我认为展览有人气是太好的事情了,无论观众是抱着怎样的目的走进展厅。但思考和观察仍然值得进行,由此突然想到,欣赏经典名作,其实本来也并不是为了统一某种共识,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审美偏好,便是把梵高、米勒,以至莫奈这般人物排到心中前十名之外,亦有何不可?真正要紧的,是我们能够寻到真正喜欢、为之触动的那些作品。
然而,人要从浮光掠影之中辨识出自己真正喜爱之物,绝非易事。这需要我们不断拓宽视野,必须看的多、经历的多、了解的多,才会逐渐明晰内心的方向。不去膜拜每一颗众人仰望的星辰,而是寻觅能灼热照亮自己内心的星光。这道理,何止对画,对于人生,也是一样要紧的。
当然,有一些事仍然重要且不容忽视。比如了解绘画背后的历史脉络、社会环境与时代变革。没有一种艺术是脱离环境而存在的,艺术史的经验也是如此。有人如璀璨流星,出道便光芒万丈;有人却如梵高,生前在孤寂中默默耕耘,后来却能登顶画坛。可见对画的喜好,很大程度上与社会的“内心诉求”极为相关。而这些画作之所以能够成为代表,在我看来,其历史与人文意义,甚至超越了本身的艺术价值。它们不仅是色彩与笔触的交织,更是观念视角转变的载体,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叩问。
画展有一部分意义也在此,尤其如奥赛这般顶尖博物馆为主体的展览,这些国际大展的价值,不仅在于呈现艺术的巅峰之作,更在于为我们梳理艺术发展的脉络,通过经典作品展现不同时代的多元视角。它们如同打开的一扇扇窗、一道道门,让东方的观众们得以跳出固有认知,接触到更多艺术家和画派,领略其间被忽略的广袤无垠。它让我们更加意识到,每一次艺术风格的演变,每一种创作手法的革新,都展现着人类对美、对表达、对自我感知的不懈追求,而这份追求本身,就足以令人动容。
而当下,当数字和多媒体为艺术增加新的维度,何尝不是又一程新的追求呢。我想,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如此喜欢这次画展之外的“巴黎1874印象派之夜”VR沉浸展。甚至我推荐,如果你是希望通过奥赛大展更了解绘画的话,可以先看VR展,再去看画展。这个沉浸展由奥赛联合出品,并得到奥赛两位资深策展人的学术支持,确实在品质上比以往许多“声光电”的噱头高出一级,可说是抱着高期待去,可以抱着更高赞叹出来的程度。若要为此佐证的话——我自己已经去了两次,不排除还会有第三次。
连续45分钟沉浸在1874年的世界里,恍然闯入了另一个世界。跟随向导脚步,我走进摄影师纳达尔位于巴黎嘉布遣大道上的工作室,亲身体验第一次印象派展览的开幕之夜;逐一与7位艺术家相见,倾听他们的思想碰撞,观赏他们的创作过程,也由此展开对这场开创性艺术运动的起源与影响的探索。前往蛙塘看雷诺阿与莫奈写生,当走过架在池上的木板桥时,我不由小心翼翼地保持平衡,尽管我知道这毫无必要。我甚至攀上巴黎屋顶,看了一场为异时空访客燃放的盛大烟花……
最打动我的,是那些在虚拟光影中栩栩如生的年轻大师们,他们意气风发、目光灼灼。彼时的他们带着未遭神化的鲜活气息,肩上亦没有历史赋予的光环。那一刻的感觉奇妙而真切,他们那不是书本上凝固的符号,并非遥不可及的星辰,而是身边一群可以推杯换盏、争论艺术至天明的挚友。
技术在此刻褪去了冰冷的标签,它成功地让“在场”成为一种错位的存在感——当我“抵达”勒阿弗尔港口,凝望那位沐浴在日出晨光中、全神贯注于调色板的莫奈时,他似乎感应到了我的注视。他停下手中的画笔,侧过脸来,向我扬起一抹了然的笑意,甚至看着我的眼睛。而我站在那方寸的阳台上眺望,也忽然真的明白了当年他何以如此痴迷于眼前的光影变幻。
那一刻,画布上凝固的笔触与现实中的景象浑然交融。借VR之眼,艺术欣赏的维度从平面扩展到立体时空。我们看见画家眼中的风景之外,那个充满烟火气与生命力的真实世界——它不再只是背景,它就是孕育灵感的母体。
最后,场景定格在某处海边悬崖,那景象分明是莫奈《在普维尔的悬崖散步》的立体重现。大师们并肩而立,他们明明是清晰的虚拟,我的心中却对这样的告别生出一丝真实的不舍。那一刻又忽然意识到,我们追逐艺术,不仅是为了凝视画布上的色彩,更是渴望触摸那些伟大作品背后滚烫的时代脉搏。
结束画作与VR的双重洗礼,内心起伏难平,仿佛感受到,当年曾在塞纳河畔惊起的涟漪,穿越浩渺岁月,轻柔地拍打在2025年黄浦江畔。这种滋生于心的感动,比画作是否举世瞩目更为珍贵。对了,若你也去看展,不妨问问自己最打动你的是哪一幅画?愿我们都能真正享受到艺术带来的感动,找到自己的喜好,画也是,人生也是。
陈海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