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特艺术】受邀成为【库艺术】的宣传伙伴,我们了解到这个创研工作坊活动始于2018年,今年是第7期了。如果你读完以下介绍,觉得不错,可以扫描文末二维码进一步咨询。
第七期导师阵容
王易罡
(鲁迅美术学院教授)
乌尔里希·克里博 Ulrich Klieber
(德国哈勒美术学院前院长)
杰西·艾许 Jesse Ash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绘画系导师)
线下交流时间:2025年7月27日-8月5日
为期10天的集中式交流与创作
举办地点:北京
招收人数:25人
主办方:库艺术教育
艺时代(北京)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报名联系
如果你相信绘画仍有无限可能
这里将成为转折点!
“自由绘画”创研工作坊(第七期)
现已正式开始接受报名
“自由绘画”创研工作坊
中国的“黑山学院”
WORKSHOP INTRODUCTION
举办背景与理念
艺术创造绝非空中楼阁。它深深植根于对艺术史脉络的清晰认知与对前人智慧的认真研习。脱离历史积淀的“创造”,往往流于盲目的勇气。现代与当代艺术教育的精髓,始终是艺术创作观念、语言与形式革新的源泉。
面对国内艺术教育体系与当代创作需求之间的结构性断层,库艺术教育于2018年创立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自由绘画"创研工作坊。这一实践平台汲取包豪斯“跨学科实践”与黑山学院“实验精神”的养分,以自由、独立、开放包容为核心理念,构建了一个连接国际视野与中国本土语境的创作研习社群。
工作坊汇聚国内外著名艺术家、教育家组成导师团队,以其丰富的创作经验和开阔的国际视野,为成员提供前瞻性的艺术指导,帮助成员明晰内心诉求,挖掘表达潜能,形成独立的观念和艺术表达方式。七年来,我们不仅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好评,还获得了"中国黑山学院"的美誉,成为了业界独具特色的实验性平台,更挖掘培养出了一批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家。
很多艺术家成员从工作坊走出之后,个人艺术观念与作品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甚至改变了后来艺术探索的轨迹。也有很多学校、美院的教师参与后,将学习到的全新技法、绘画理念和教学思路传授给更多的学生,让更多人走出狭隘刻板的绘画训练模式,将绘画与内心的释放和自由表达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也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也是我们继续坚持和努力的方向。
中、德、英三国
知名艺术导师
聚焦“绘画方法论拓展” 主题
WORKSHOP THEME
“自由绘画”创研工作坊持续聚焦“绘画方法论拓展”主题,是因为我们在工作坊举办过程中发现,很多艺术从业者都希望寻求个人艺术上的突破,建构起个人化的艺术语言面貌,但因为观念不明确,思路没有打开,没有找到自我突破的方法等原因,在艺术上难以产生质的飞跃。
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于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创作习惯缺乏审视,艺术语言不够明确,表达含混,没有建构起个人明确的艺术方法论逻辑。因此,方法论意识的培养与构建,是今天从事艺术创作的一个迫切命题,这也是工作坊邀请导师、制定课题的大方向所在。
为此,本期工作坊特邀三位具有跨文化学术背景的重量级导师:王易罡(中国)、乌尔里希・克里博(Ulrich Klieber,德国)、杰西・艾许(Jesse Ash,英国),围绕“绘画方法论拓展”主题,开展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讲授与指导。
在这里,你将得以一窥这些高度职业的艺术家、教育家们是如何理解当代绘画的;是如何以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缜密的思考来推进自己的工作的;是如何将自己的艺术理念融汇于启发式教学之中,使成员们得以发掘自我潜能,学会独立思考并能够自主推进艺术创作的。
如果你正处于创作的瓶颈期;如果你深陷惯性思维中不能自拔;如果你看不到继续进行绘画的可能或者认为自己已经穷尽所有可能;如果你希望能够形成个人化的工作方法,真正走上专业化的道路;如果你正在寻求突破和挑战,那么,请加入我们!
本期导师课题介绍
SUBJECT RESEARCH
7月27日—29日
王易罡导师课题
聚散的节奏空间:从现代主义谈起
王易罡导师早年便深入现代主义绘画的研究,不仅在学院中倡导包豪斯的教学方法,亦关注东方文化(如禅宗)和绘画创作的关系。“聚散的节奏空间” 作为本次的课题,它既是解构和打破传统绘画语言的方法论,也是构建当代绘画表达的理论基础,王易罡导师将通过梳理解读现代主义以来的艺术脉络和原理,结合实践课题:“情感与形式”“身体与偶发性”“放弃经验及固有思维” 等,为创作者搭建起绘画创作中探索形式与观念的桥梁,引导成员体悟如何通过绘画抵达内在的自由。
■王易罡导师往期工作坊讲授现场
自由绘画创研工作坊(第三期)
2021
7月30日—8月1日
乌尔里希·克里博导师课题
视觉原理的绘画实验:“肖像”作为方法
“去工作!去行动!”是乌尔里希・克里博教授一以贯之的教学核心,以高强度、高密度的实践,推动成员思维突破。在本次工作坊中,克里博教授讲授的课题围绕“肖像”展开。将“肖像”这一经典题材转化为探索绘画本质的实验室。本次课题并非讲授如何绘制传统肖像,而是以“肖像”为媒介和方法,通过数十组由浅入深的专项训练,探索抽象与具象的边界、画面构成原理,以及个性与方法的辩证关系。回归绘画的底层逻辑,培养独立观察与创作能力。
■克里博导师往期工作坊讲授现场
自由绘画创研工作坊(第二期、第五期)
2019、2023
8月2日-5日
杰西·艾许导师课题
当代绘画的边界拓展与多维构建
作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绘画系前沿教学的代表人物,杰西·艾许导师独创的"线上混合现实"教学模式已成功突破地域限制,他将利用皇家艺术学院多种数字教学工具,创造一个高强度的实践坏境,该创新形式在包括中国知名美院在内的全球多所院校引发热烈反响。本次课题以理论讲座开篇,引入拉斯・冯・提尔经典影片《五道障碍》为灵感源,参与者将围绕特定主题,运用绘画与非绘画材料展开讨论与创作,并形成创作文本。在杰西的绘画教学中不仅强调传统绘画技巧和因素的重要性,更跨界融合其他领域的概念与方法。成员将在工作坊现场即时展示作品并进行讨论,在杰西导师的一对一指导下深化对课题的理解。最终,成员通过多元实践与反馈,实现媒介技法的掌握与观念创新的同步跃升。
■杰西导师讲授现场
皇家艺术学院绘画专业
2021
第七期导师介绍
WORKSHOP INSTRUCTOR
当代艺术家,中国抽象绘画代表人物之一。鲁迅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王易罡将抽象表现主义与中国禅宗思想融会贯通,创造出一种完全基于个人独立经验的抽象艺术面貌。打破存在于绘画和抽象艺术中的条条框框,强调明心见性,从不断的日常破坏和行动中,挖掘出最深层次的个人性。王易罡的作品近年来在世界各地都有展出,获得国际、国内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与收藏。
■ 王易罡导师作品 D04 布面油画 120×100cm 2025
德国著名美术教育家,艺术家,原德国哈勒美术学院院长。早年就读于德国斯图加特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艺术史专业,后就读于英国皇家美术学院(RA)绘画专业。他毕生致力于艺术教育,曾在德国、中国、日本、越南,韩国等多国受邀讲学。在2004-2022年期间,多次受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等国内艺术院校之邀开展讲学。在教学中,克里博教授不断强调一个中心点:去工作!去行动!他给出很多带有特殊内容具体的练习和足够的空间让大家去寻找新的不同寻常的结果,并尝试以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种启发性的教学旨在打破固化的思维模式,激发无穷的创造力。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这正是克里博教授教学体系的精华所在。
■ “科林斯遇见越南:乌尔里希·克里博作品展” 2024
当代艺术家,现任教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CA)绘画系,博士生导师。拥有丰富的国际教学经验,曾执教于英国金史密斯学院、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温布尔登艺术学院、坎伯韦尔艺术学院、皇家艺术学院及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等英国知名艺术院校。他先后于皇家艺术学院获得绘画硕士学位,并在伦敦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 College)获得实践美术博士学位。在过去的10年里,其作品曾在全球多家重要艺术机构展出,包括:纽约谭雅博纳达画廊(TanyaBonakdar Gallery)、维尔纽斯Tulips and Roses画廊、巴黎Thaddeus Ropac画廊、博尼范登博物馆(Bonnefanten Museum), 马德里 CA2M 当代艺术中心、罗马Monito画廊、圣保罗MendesWood DM画廊和科罗拉多博尔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
■ 杰西・艾许导师个展 “双重场景” 现场 绘画作品与行为表演 2014
工作坊详情一览表
TIMETABLE
课题特别邀请
SPECIAL INVITATION
本期工作坊特别邀请张一非、周杨两位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加入,他们将分别协助乌尔里希・克里博、杰西・艾许两位外籍导师的教学工作。两位教师均任职于国内顶尖美术院校,长期深耕美术教育领域,他们的加入将为工作坊交流与创作激发出更多活力与未知可能。
张一非
Zhang Yifei
辽宁省鞍山人,200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水彩专业,后赴德深造,于2006-2013年间就读于于德国哈勒美术学院,绘画专业,Ute Pleuger工作室 “大师生”,师从德国哈勒美术学院原院长乌尔里希·克里博(Ulrich klieber)教授和乌特·普洛伊格(Ute Pleuger)教授,现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对现代美术教育有着独到的教学和创作经验。德国美术学院严谨科学的教学体系让张一非受益匪浅,他将源自德国的艺术理念与国内艺术教学实际情况相结合,最终形成一套理论化、系统化的现代主义绘画教学方案。
周杨
Zhou Yang
本科及硕士均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专业与美术学专业,师从著名艺术家王玉平。现就职于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CAFAIC)任学术教师。周杨主要致力于国际本科艺术与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管理与研发,她的授课风格深入浅出、诙谐幽默,擅长挖掘学生的兴趣,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专注于思维层面的启发与点拨。
工作坊核心特点
CHARACTERISTIC
秉承自由、独立、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理念,帮助成员明晰内心诉求,挖掘表达潜能,形成独立的观念和艺术表达方式,致力于打造国内首屈一指的当代绘画研究平台。
“自由绘画”创研工作坊特邀国内外活跃的艺术家,批评家和教育家组成导师团(周长江,乌尔里希·克里博(德),保科丰巳(日),马树青,袁佐,谭平,菊地武彦(日),王易罡,孟禄丁,顾黎明,黄拱烘(德),马轲,杰西·艾许(英),董大为,王端廷,方振宁,夏可君......),导师不仅具有二十年以上的艺术实践经历,且有深厚的教学经验,广泛了解国内外艺术发展最新动态,在国内、国际上具有极高的知名度。
借鉴包豪斯、黑山学院等现代主义理念,打破传统教与学的方式,营造导师与成员自由交流,平等沟通的氛围;艺术实践与课题讨论并重,走入导师工作室进行亲身感受,深度交流。并特邀知名批评家、学者、画廊主等专业人士作为工作坊学术支持,从各方面加深工作坊成员对成为一名独立艺术家的理解和认识。
创研工作坊已经走出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领域的成员,他们的个人艺术观念与作品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甚至改变了后来艺术探索的轨迹。通过导师创造性的课程设置和指导,使成员摆脱以往国内学院教育的束缚,更新对艺术的固有认识,建立完整的现代艺术知识框架,在“自由绘画”中发现自我全新的可能性。
交流活动结束后,主办方将通过多元化的形式持续推广创作成果,并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搭建工作坊导师、成员们持续交流、沟通的平台。并甄选、鼓励有开拓精神的艺术家作为“自由绘画展览季”的重点推广对象,通过媒体传播、展览、博览会等形式进行持续推动。
报名方式
JOIN US
报名资格年龄不限,性别不限,身体健康,热爱绘画,有独特的艺术感受力,不满足于学院教学的陈陈相因和封闭规范,有志于当代绘画研究的前沿探索。
报名需提供资料
(通过审核方可入选)
个人照片、简历、5张作品高清图片、自述(创作简介及参与此次活动的动因),以及个人微信(手机)联系方式
咨询详情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