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水墨中国,晕染千年华夏风情;笔锋游走,勾勒万象意韵悠长。在东方文化的深邃脉络里,水墨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成为中华民族美学与精神的不朽象征。此次“水墨中国百位艺术家作品鉴赏”活动,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巡礼。百位艺术家,以各自的感悟与才情,挥毫泼墨,于尺幅之间展现大千万象、山水寄情,或雄浑壮阔,或秀丽清幽,尽现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画家的林泉高致;人物传神,将喜怒悲欢、百态人生一一捕捉,令观者仿若能听见画中灵魂的低吟浅唱;花鸟含情,于细微处彰显生命的灵动与蓬勃,每一笔皆倾注对世间生灵的热爱与敬意。而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一撇一捺尽显风骨,横竖点钩蕴含哲思,与水墨画同源相生,共同承载着华夏文明的厚重底蕴。在这里,我们将一同穿越古今,探寻水墨画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轨迹,领略不同流派与风格的交融与碰撞。从传统技法的精妙传承到现代创新的大胆突破,感受艺术家们如何在继承中创新,于守正中创新,赋予这一古老艺术形式新的生命力与时代内涵。
艺术家简介
张录成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新疆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
作品承续徐渭、八大山人 “以书入画” 的写意传统与精神内核,以西域为场域,以极端环境中的生命为意象,借狂草笔意的自由抒发,将传统大写意从文人 “小写胸中逸气” 的个体情志表达,转向 “大写天地精神” 的宏大叙事维度。他将前人的个人情感抒怀,升华为对生命本质、民族精神、文明历史的哲学关照;通过对传统笔墨精髓的深入理解,以及具有现代视觉张力的画面建构,拓展了大写意语言当代化范式。
近年来,作品参加中国国家画院举办的“百年风华”花鸟画名家作品展;中国国家画院成立四十周年—守正创新 中国国家画院创作研究成果展;走向复兴-中国国家画院美术作品展等。
2023年4月,“浩然东⽅——张录成⼤写意作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和多国留学生代表在陕西黄帝陵轩辕殿、大同云冈石窟、陕西白水仓颉庙、山东曲阜尼山圣境、敦煌莫高窟等地进行现场创作交流。其学术成果在中央电视台《人物》、《丝路·遇见你》、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华网、中新社、人民网、《人民日报》、“中新社”、《解放军报》、《中国艺术报》等百余家电台网络报刊对其创作进行深度报道。
作品鉴赏
2018“一带一路”白水汉字发布仪式
张录成在仓颉庙内现场主题创作巨幅
奔向新时代
500x200cm
阵马 76x47cm 2016年
霜飞依然 125x125cm 2010年
煌煌辟晨曦 140x360cm 2010年
雁南飞 123x247cm 2018年
挺立黄沙 178x97cm 2014年
古道雄风 120x500cm 2011年
千山风瀑岿然色 125x210cm 2019年
驼影盘空 68x90cm 2010年
月光漠舟影如山 68x137cm 1998年
丝路驼鸣 68x137cm 2023年
高昌驼影 96x178cm 2010年
文明的风暴 97x180cm 2022年
矗立沧桑 137x68cm 2006年
黎明 125x255cm 2019年
涅槃 240x200cm 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