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生活 »

书房企业字画傅继英书法“百尺竿头”:勇攀高峰,追求极致的决心

文/澜清 画作/傅继英

“百尺竿头”初观之下,仅是桅杆顶端的具象描绘,然而深入品味,却发现其中蕴含着东方哲学的深邃隐喻。这不仅是对成就的崇高礼赞,更是对不断进取的深刻鞭策。当桅杆矗立百尺之高,若仅止步于顶端,便等同于困守一隅,无法拓展视野。唯有将桅杆视为攀登之梯,继续攀升至云霄之上,方能在物理与精神的双重束缚中实现突破。这种“极致追求”的智慧,正如景岑禅师所言:“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这不仅是修行者顿悟的境界,更是当代人突破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指引。

在悠久的农耕文明中,桅杆不仅是测量海洋深远的标尺,更是天地间联系的象征。当船舶缓缓泊岸,那高耸百尺的桅杆似乎已触及极限,然而实际上,它背后隐藏着两层困境:在物理层面,桅杆之巅无路可循。在精神层面,巅峰之上易生自满之心。正是“百尺竿头须进步”这句箴言,犹如一声长鸣的警钟,警示世人:真正的极限并非源于外界事物,而是源于内心世界。王阳明曾深刻指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当物质成就达到巅峰,唯有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以“归零心态”再次启程,方能在精神层面上实现从“桅杆”到“天梯”的华丽蜕变。

傅继英老师的书法作品《百尺竿头》,以行草之骨架,篆隶之灵魂,巧妙地将“百尺”之挺拔与“竿头”之灵动相融合。在其运笔过程中,墨色浓淡相生,宛如桅杆在风中屹立不倒。字形布局疏密有致,恰似攀登者稳健的步伐。特别是“头”字末笔的一捺,笔锋突然转折,犹如利箭穿云破雾,既寓意着“更进一步”的深刻内涵,又展现了书法家傅继英老师突破传统束缚、独树一帜的艺术胆识。

此幅画作悬挂于书房,能将“独上高楼”的孤寂转化为“更上层楼”的豪迈情怀。置于企业会客厅,则以其“竿头日进”的寓意,激发团队面对挑战、攻坚克难的凝聚力;若悬挂于学校走廊,宛如一位无声的导师,警示学子:学海无涯,唯有勤奋者方能抵达远方。

书法之美,不仅蕴含于墨迹与笔触之间,更深刻地体现在其承载的丰富精神内涵之中。当《百尺竿头》悬挂于墙面之上,它便化身为一面明镜:既能映照出攀登者不懈的汗水,亦能折射出旁观者潜在的懒惰与懈怠。它犹如一把精准的标尺,衡量着今日之我与昔日之我的成长距离。它也是一声激昂的号角,激励每一位驻足者:勿在百尺之巅沉溺于眼前的成就,而应继续攀登,向更高境界探寻光明。

人生犹如行舟,不进则退。傅继英老师以墨香渲染,巧妙诠释了“百尺竿头”的寓意,这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更是一场关乎生命境界的深刻修行。她警示我们:真正的巅峰,永远在前方等待。每一次勇敢地“更进一步”,都是对平庸的挑战,对卓越的崇高致敬。当墨香弥漫整个空间,那百尺竿头的微光,终将指引我们照亮更为壮阔的人生航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书房企业字画傅继英书法“百尺竿头”:勇攀高峰,追求极致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