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生活 »

音乐剧《大状王》7月亮相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主创揭秘创作历程

人民网北京7月7日电(记者鲍聪颖)7月6日,横扫近30项大奖的原创粤语音乐剧《大状王》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办主创主演见面会。作曲及音乐总监高世章、香港话剧团助理艺术总监兼导演方俊杰、香港话剧团助理艺术总监兼方唐镜饰演者刘守正,携双组演员郑君炽、丁彤欣、梁仲恒、袁浩杨、陈书昕全阵容亮相,深度揭秘这部"华语音乐剧之光"的创作历程。

音乐剧《大状王》主创、主演合影。王晓溪摄

主创主演见面会上,主办方宣布鉴于音乐剧《大状王》北京站10场演出中两场售罄,余票销售呈飙升态势,将加演7月19日14:00场次,演出票将于7月8日15时全网开售。

作为2025第二届天桥国际音乐剧展演重磅剧目,该剧由西九文化区委约创作、西九文化区及香港话剧团联合制作,以清代“状王”方唐镜的堕落与救赎为核心,融汇粤剧、摇滚、嘻哈等29种音乐风格。自2022年香港首演至今,在全国不同戏剧、音乐剧颁奖典礼累计获奖近30座。

“每一部戏都有生命,音乐的编曲必须跟随角色在剧中的变化来调整。”作曲高世章现场揭秘音乐创作的核心逻辑,他特别举例:“剧中所出现的摇滚乐部分,这个曲风的出现是因为角色情感已经到达这个程度。”对于多元曲风的平衡,高世章坦言“不介意砍掉不够理想的歌曲”,但也会参考观众反馈保留部分作品,“最终要让音乐服务于角色命运。”

《大状王》导演方俊杰以中国山水画的“东方写意”美学为创作追求——悬月、鸣冤鼓、旋转平台,皆非写实再现,而是构建观众与舞台之间的“留白”空间。他特别提及剧中转台的设计:“舞美不仅是视觉的呈现,更是叙事的一部分。如何在有限时空中精确计算转台的运行节奏,让关键情节悄然提前,用画面承载情绪,用运动说出故事”——这是他所着力思考与反复打磨的核心所在。

在角色塑造上,导演方俊杰强调从“音乐”与“戏文”双重维度进入人物深层。他认为,“高世章的音乐本身就蕴含着角色的多重面貌,能引导演员触及人物内在的复杂与转折。”因此排练中,他鼓励卡司交叉演练,通过不同演员的诠释激发对角色的全新理解;同时与演员一起深度研读剧本,让人物的情感与命运在声音与文本之间逐渐沉淀,最终呈现出真正有厚度的舞台形象。

当天,《大壮王》的主演班底还分享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多年演绎心得,以及打磨、刻画的过程。

音乐剧《大状王》剧照。剧照提供: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及香港话剧团(夏冬摄)

刘守正表示,自己聚焦于诠释方唐镜这个角色如何从“坏人”逐步蜕变为“好人”的过程——因为真正成为一个好人,尤其是下定决心去做一个好人,远比想象中更加艰难且深刻。

阿细演员郑君炽以“底色”定义演唱内核:“尽管《大状王》融汇多种曲风,但是在音乐剧剧场的框架之中,这些风格之下有一层统一的精神底色。”无论唱法如何变化,表达的本质始终一致——是角色的情感,是剧场的节奏。

《大状王》从香港走向内地舞台,不仅是艺术作品的巡演,更是台前幕后百人团队的匠心接力。从香港西九文化区委约创作,并与香港话剧团孵化制作,整个过程历经八年,至今京沪双城万人空巷;从“预演制”颠覆创作传统,到儒释道精神对话当代人性——《大状王》以匠魂锻造的不止是音乐剧,更是跨越文化的舞台表演艺术的突破。

7月11-20日,《大状王》邀观众共赴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见证这场“期待再高都不会被辜负的”的华语原创音乐剧。

值得一提的是,主创主演见面会现场,主办方宣布鉴于音乐剧《大状王》北京站10场演出中两场售罄,余票销售呈飙升态势,将加演7月19日14:00场次,演出票将于7月8日15时全网开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音乐剧《大状王》7月亮相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主创揭秘创作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