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生活 »

油画院院长杨飞云:以老婆为模特,仅6幅画,拍出7179万“天价”

油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世纪的彩蛋画,经过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的创新与改良,才逐渐发展成了成熟的油画技法。而我们耳熟能详的《蒙娜丽莎》,正是由达芬奇创作的经典油画之一,成为了油画艺术的代表作。

油画最早传入中国,是在康熙年间。随着戊戌变法后的思想解放,许多学子纷纷走出国门,前往英法日等国家学习油画艺术。油画也因此逐渐融入中国的艺术体系,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

而在油画逐渐普及的同时,中国也诞生了一位极具天赋的油画大师——杨飞云。杨飞云将身边的人作为素材,创作了六幅作品,这些作品竟以超过七千一百万元的高价拍卖成交。那么,是什么让杨飞云的画作能以如此惊人的价格拍卖?他的作品又有怎样的独特风格?这些问题的答案,都需要从杨飞云的传奇人生讲起。

杨飞云于1954年出生在内蒙古包头市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父亲不仅在音乐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还擅长美术,母亲则是一位剪纸高手。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得杨飞云从小便浸润在艺术的气息中。父亲的熏陶使他早早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模仿父亲的样子,动手画画,尝试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父亲看到他对绘画的兴趣后,便从专业的角度出发,给予了他系统的指导与培养。随着理论知识的不断积累,杨飞云的绘画基础也日益扎实,渐渐地,他对艺术的热爱愈加深沉。

然而,在杨飞云17岁那年,由于工作需要,他被调派到呼和浩特,成为了客车车辆段的一名钳工。每天辛劳工作,早出晚归,尽管生活得到了保障,但他却几乎没有时间再去画画。尽管如此,杨飞云始终未曾放弃自己的爱好。在工作之余,他依然坚持用空余的时间画速写、练手法。很快,厂里的同事们都知道了这个年轻小伙子擅长绘画,许多人愿意做他的模特。

有一天,一位厂里的老师傅注意到了杨飞云的努力,并借给了他几本画册。原来,这位老师傅竟是美术系的毕业生。受到了这位老师傅的鼓励,杨飞云决定放弃了枯燥的钳工工作,转而潜心于艺术创作。从此,他开始了他的绘画之路。

为了维持生计,杨飞云开设了一个绘画培训班,既教学生,也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提升自己的技艺。与此同时,他四处拜访名师,潜心学习。终于,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杨飞云凭借着自己在艺术方面的天赋与独到见解,成功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

在开办绘画培训班的过程中,杨飞云遇到了一个叫佟芃芃的女孩。那时培训班几乎全是男孩,佟芃芃是唯一的女生,且性格内向。她的出现一下吸引了杨飞云的注意。杨飞云回忆道:“她就是我喜欢的那种女孩。”佟芃芃眼睛大而明亮,骨子里透出一股灵秀气质,外貌简朴却有着一种传统东方女性的内在美。“秀丽单纯,凝重而大方”,这就是杨飞云对她的第一印象。

从此,佟芃芃成为了杨飞云画中的常客。每当杨飞云看到一个美丽的场景,他都会迅速动手将其描绘下来。有一天,佟芃芃不小心闯入杨飞云的房间,坐在床边。杨飞云发现这一刻的画面充满了难以言表的美感,于是他让她保持原状,立刻动手画下了这一瞬间。自此,佟芃芃成为了杨飞云画作中的常客。每当杨飞云看到她身边美丽的场景,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将它记录在画布上。

1978年,杨飞云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意味着他将远离呼和浩特,前往北京求学。与此同时,佟芃芃也因缘巧合地考入了中医学院,两人再次相聚在同一个城市。虽然一开始只能通过书信保持联系,但渐渐地,两人在艺术上的共同语言和深厚的感情使得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四年后,杨飞云毕业,他向佟芃芃求婚,两人走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的日子里,夫妻二人共同探讨绘画,感情也愈加深厚。

如今,杨飞云已经是中国油画院的院长。作为一位从艰苦环境中一步步走出来的艺术家,他对绘画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感悟。杨飞云认为,艺术需要真情实感。只有通过真心实意的创作,才能打动人心,创造出具有灵魂的作品。他认为,艺术的本质是精神上的升华,是对瞬间美好感受的深刻捕捉。比如,他画妻子的作品,每一幅都融入了他对妻子的深厚感情,每一笔都是他真诚情感的表达。

正因如此,杨飞云的作品才会以如此高的价格拍卖。买家不仅看到了他的技艺,也感受到了画中蕴含的情感与精神。他的画作,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情感的传递。

杨飞云凭借着对艺术的无限热爱,终于闯出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正如那句名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只要热爱艺术的人不断涌现,艺术的火种便不会熄灭。无论是油画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会有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投身其中,为艺术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油画院院长杨飞云:以老婆为模特,仅6幅画,拍出7179万“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