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行——当代代表性艺术家扇面主题
丁学军绘宫扇·花鸟系列专场
主办:私享艺术 私享书坊
协办:大石山房、鹤庐、知过堂、省斋、枕山庐、平水禅舍
策划:王成业
学术顾问:阴澍雨
学术主持:刘大石
风雅颂
文/刘大石
扇子,一来几千年,从权仪之仗到把玩纳凉,从蒲草翎羽到竹纸一握,早已不止于消夏,王右军、苏东坡挥翰后,此风愈胜。至明清际,扇上诗书画印几已成风,江南烟雨间,诗画相迎,游园惊梦,总是淑女“执纨”公子“怀袖”。
无边的风情,都在翻手间。
羽扇复纶巾,折扇随轻步,即使不得“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亦可“叶随彩笔参差长,花逐轻风次第开”,如此,亦足风雅。
挥扇既惬,书扇画扇藏扇玩扇亦成一乐。无论是花坞樽前微笑,抑或接客不着衣冠,甚而抚琴听者知音,好扇徐开,岂不快哉。
孟郊诗云: 儒风一以扇,污俗心皆平。
于是,岁逢消夏,挥扇为快,岂无笔墨。书扇画扇,藏之赏之,一时之快,一世之情。
写扇,写意;画扇,画心。
而藏之赏之,亦非扇也,盈于心扉者,无非一份岁月静好,更是彼时花开,此际闲情。
其实,对于风雅者,不光这个时代需要处理好,也当处理好往昔。阅尽千帆,然后,有一把纸扇可以相寄,一挥,一握,轻挥处,谈笑时,清风与归。
要引好风清户牖,相与此地吟江湖。见到天地,见到岁月,毕竟是见到了自己。
丁学军(乙轩)
荣宝斋画院特聘教授,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
继承宋代绘画中高贵与静穆,典雅与和谐的气质,融入当代审美,提倡由内心转化物外表象的写生与创作理念。
乙轩随笔
夏日,总能想到小时经常会去的荷花湾。荷香总能闻得到,可以捞鱼虫,可以摘荷花,可以找到小蝌蚪捧在手里,可以摘荷叶遮住走时下起的小雨,但荷香会一直跟着走很远。
把“石”和“太湖”真正的联系起来,正是这次“如石”画石之行。从石公山到艺圃,从烤串到三白,这下对太湖石的印象又加深了不少。古人也许很在意把物以地域特点来命名,这便有了西湖龙井、宣纸,太湖石的名称便不奇怪了,这远比用“石灰岩浸蚀石”要文化的多。文人参与了,就有了皱、漏、瘦、透,也就有了梅以曲为美,也就有了赏石家、藏石家和造园家。开始画石,是临《祥龙石》。被密密麻麻的弹子窝所深深吸引,之后又以被誉为北太湖的“青州石”为素材。南方多秀美,北方多浑厚,南方多波涛万古痕,北方多敦厚雄奇。人如是,物如是,文化亦如是。
睡莲,自小家里在院子里就有养过,花只在白天开。最愿意的是在小雨天看睡莲叶下的金鱼,时而游出来,嘴巴朝上呼吸着,时而躲开雨滴藏在叶子下面。这时还得找有没有小蜗牛爬在睡莲叶上,因为总听老人们说下雨打雷就是大蜗牛生小蜗牛的时候。现在想来可笑,但儿时的事总还是那么有趣。癸卯年一月记
【丁学军绘宫扇面精选】
LOT01.翠盖
26×25cm-绢本设色-2024年
LOT02.春事了
26×25cm-绢本设色-2024年
LOT03.春梦觉
26×25cm-绢本设色-2024年
LOT04.冰容
26×25cm-绢本设色-2024年
LOT05.飞花
26×25cm-绢本设色-2024年
LOT06.来是仙源
26×25cm-绢本设色-2024年
LOT07.清和朗润
26×25cm-绢本设色-2024年
LOT08.日漫长
26×25cm-绢本设色-2024年
LOT09.卧花阴
26×25cm-绢本设色-2024年
LOT10.瑶台月
26×25cm-绢本设色-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