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一场特别的艺术讲座——“镜中至她:身体与玻璃的对话”女性主义玻璃艺术体验活动在广州举办。本次活动将基于女性经验与艺术疗愈,以玻璃为媒,创造关于身体、记忆与自我表达的艺术体验。活动由广州K11购物艺术中心、广州美术学院、LIDO ART联合举办。
此次活动邀请新锐跨媒介艺术家、艺术疗愈带导人仰成以及长期专注于玻璃作为“语言”的当代性实验为背景的艺术家导师杨钰婕,共同创造了一个别具意味的艺术场域:既是创作现场,也是一场身体感知的觉醒仪式。
玻璃,这一常被误解为冷峻、透明、易碎的材料,在参与者手中变得有温度、有重量、有裂痕也有新生。在这场活动的参与者们手中,它不再只是媒介,而成为女性主体性的隐喻——既脆弱又坚硬,既隐形又可视,既被凝视又反射凝视。
本次活动以玻璃刻蚀(Glass Etching)为主要创作媒介。参与者们在艺术家导师的引导下,从自己的记忆与故事中提取出一个独特的符号或图像画在画纸上,然后将其以刻蚀的方式印刻在玻璃之上,成为自己的艺术作品。活动并未追求参与者们在“作品”上的完美输出,而是强调“过程”本身的自发性与疗愈性。这种方式不同于传统艺术课程的技巧训练,而是一次集自我探索、疗愈实践与集体共创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
艺术家导师仰成表示,“刮擦、腐蚀、打磨,这些动词原本具有破坏性,却在本次实践中被重新赋予创造与修复的意味。”这种方法论隐含了女性叙事艺术传统中的一个核心观点:艺术不是装饰性的表达,而是主体的实践,是个人经验共鸣化的路径。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