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生活 »

石头会说话?“你瞅啥”被做成浮雕?他们把生活玩成了艺术品

他手握刻刀跟石头对话

上亿年的原石被他雕出蝉鸣蛙叫

他把浮雕做成微型剧场

在纽约雕出东北乡愁

她让齐白石的虾游进新水墨

工笔荷花旁,螃蟹跳出百年新韵

她捡起森林的“树皮”

撕撕贴贴就拼出了国潮脸谱与山河脉络

他是书法家父亲的叛逆儿子

把油画玩成 “神奥朋克

今晚《艺路生花》

带你解锁艺术的“颠覆式玩法”!

当顽石遇到巧雕:

上亿年前的石头被他雕活了!

潘海宾大概是最懂石头心思的人。这位玩了三十年石头的非遗传承人,手里的刻刀像有灵性:一块平平无奇的原石,经他“俏色巧雕”,都能变得栩栩如生。

节目里,他带来的《芳华》一亮相就惊艳全场,看似是普通的残荷石雕,底部竟藏着玄机,原来整块石头都被他做了镂空处理。正所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更绝的是《蝉翼逐光》组雕,四件寿山石,顺着石色变化,把蝉从破土到振翅的一生雕得活灵活现。这哪是雕虫小技,明明是点石成金!

当浮雕压缩乡愁:

纽约街头的东北“小剧场”开机了

吴建楠的雕塑像一个个迷你剧场,却藏着最细腻的生活观察。

他的《乡村之爱》系列作品非常接地气:《我的女儿不会嫁给你的儿子》里,俩亲家瞪着眼较劲,台词藏着 “你瞅啥” 的东北幽默。

还有下棋的老头、跳广场舞的大妈,连橘黄色灯光都透着炕头的暖。

他把老电视机壳改成了“新闻直播间”:里面没有新闻,反倒有孙悟空大战汤姆杰瑞。

这些“小剧场”都是吴建楠在纽约创作的。离家越久,浮雕越厚——压缩的不只是体积,还有跨洋的乡愁。

当水墨遇到新魂:

齐白石后人让虾蟹游出百年新韵

齐驸画的虾,既有曾祖父齐白石的影子,又藏着自己的巧思。这位齐派第四代传人,五岁学画,却偏要打破“齐派传人”的框框。

节目里,她的《水族四条屏》让现场惊艳,作品上部花草采用传统工笔技法,下部水族运用齐派大写意工笔的细致和写意的灵动撞在一起,通过空间布局突出动物的生命力,形成动静相宜的视觉效果。

曾祖父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她也让自己在水墨里,既继承齐白石老人的笔韵,也以女性视角叩问当代审美。

当树皮遇到山河:

阿尔山的“住户”被她贴成国潮

李艳红,这位白狼林俗树皮画的非遗传承人,最擅长和阿尔山的“老邻居”树皮打交道。她手里的白桦树皮自带四十多种大地色。每块树皮颜色都像指纹一样独一无二,无法复刻,也无需晕染。

在她指间,树皮能变成《戏韵》中凤冠的流苏,用一圈比一圈小的圆形树皮叠加,呈现出毛流感。

也能化作《仙鹤》中的绒毛,把树皮刻成细丝,一根根贴出蓬松的羽翼,远看就像真鸟在抖落晨露。

别人看树皮是废料,她看到的是祖辈的温度。把树皮贴成画,就是把阿尔山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当油画遇到魔幻:

神奥朋克里藏着“叛逆”

薛大威大概是艺术圈最“叛逆”的崽。父亲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发起人薛铸,他偏拎起油画笔,自创 “神奥朋克”的绘画风格。当水墨书法撞上彩色油画,这碰撞本身就是艺术。

他画里的女性裹着绚烂的色彩,背景像梦境又像未来,通过画面黑洞元素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强调珍惜时间创造生命奇迹。

在《自画像》里,他把自己藏进蒙娜丽莎,还把西安的钟楼、大雁塔塞进绚烂色彩。

谁的作品能赢得现场评委和

艺术团小伙伴的青睐呢?

答案即将揭晓!

7月14日晚 21:13

锁定河南卫视《艺路生花》

一起开启这场艺术盛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石头会说话?“你瞅啥”被做成浮雕?他们把生活玩成了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