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远柏先生
韦远柏(1925-2015),安徽安庆人,1942年考入重庆磐溪国立艺专中国画系,得傅抱石、李可染、黎雄才等大师亲授,专攻山水。毕业后他毅然返乡执教,在安庆教育战线耕耘四十年,虽人生坎坷,却始终将艺术理想深植于皖江沃土、中华大地。在中国当代山水画坛,韦远柏先生以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与深厚的人文底蕴,成为备受瞩目的代表性画家之一。他的作品既传承了传统山水的精神内核,又融入了时代审美与个人感悟,构建出兼具古风与新意的艺术世界。
韦远柏先生在创作中
一、艺术生涯:深耕笔墨,问道山川
韦远柏的艺术之路起步于对传统的深耕。早年师从山水画名家研习笔墨技法,系统临摹范宽、董源、黄公望等历代大师作品,奠定了扎实的传统功底。七十余载的创作生涯中,他的足迹遍及祖国名山大川,践行“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古训,从黄山云海到漓江秀色、从皖山皖水到三峡奇观,画稿数千,积累了丰富的写生素材,晚年依旧写生不辍,以笔墨抒发情怀,以生命丈量山河,将自然之美内化为艺术灵感。
中年以后,韦远柏的创作进入成熟期,他不满足于对自然的简单再现,而是追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在传统与创新的平衡中形成个人风格。韦老八十岁后的艺术创作进入巅峰期,艺术生涯始终秉持“以笔墨说话,以山河为魂”的理念,将泼墨技法与遒劲线条结合,在冷暖对比的空间中突破传统束缚,形成了清旷绝俗的“韦家山水”。
韦远柏作品《花山鱼米乡》
二、艺术风格:雄浑灵秀,气韵生动
韦远柏的山水画风格兼具雄浑与灵秀之美,熔铸百家而自成气象:既承袭李可染的浑厚凝重,又融汇黎雄才的青绿神韵,兼收新安画派疏朗清润的气质。他笔下的名山大川,多以厚重的墨色勾勒雄强筋骨,皴法密集而富有层次,展现出“重峦叠嶂,气势磅礴”的雄浑气象;而描绘田园水乡时,又以淡墨轻染,线条灵动飘逸,透出“小桥流水,烟雨朦胧”的灵秀意境。
在风格构建上,他既坚守传统文人画的精神内核,注重“气韵生动”,又融入现代审美意识,通过构图的虚实变化、色彩的冷暖对比,赋予作品时代气息。这种“传统为体,创新为用”的风格,使他的作品既让观者感受到古典山水的悠远意境,又能体会到当代艺术的活力。其中尤以描绘皖南山水最具感染力,他十数次登临九华,创作《九华百景》系列,寺庙磴道、云霭松风皆化作笔底烟霞,在《九华天台》中,他以“磴道为脉、青松为魂”,通过虚实相生的构图,将佛国圣境转化为充满哲思的视觉诗篇。
韦远柏作品《夔门雄姿》
三、技法特色:笔墨精研,诸法相融
韦远柏先生的绘画技法特色体现在对笔墨语言的精研与创新上。创作中摒弃常规皴法,以淡而枯渴之笔反复累擦,形成干淡松秀的灰色基调,墨迹周密却不板滞,线条刚柔相济,富有张力。如《九华天台》中,此法综合表现草木烟岚,墨色层次柔和自然,近乎失传的传统技法在他笔下重焕生机。
以简驭繁的色彩哲学:用色极尽克制,多以水墨为基,仅于寺庙、松干略施淡赭,余者皆罩染花青。这种“洗尽铅华”的设色理念,使作品透射出朴素隽逸的文人气息。善于写实与写意的辩证统一:既严谨遵循物象结构,又以诗意眼光重构自然。在《夔门雄姿》《情思小三峡》等作品中,三峡险峻化为笔墨的律动,实现“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微妙平衡。
此外,他的作品注重“留白”,以虚代实,让观者在空白处产生无限遐想,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计白当黑”的智慧。同时,他将书法中的笔意融入绘画,使线条兼具“骨力”与“韵味”,形成“画中有书,书中有画”的独特艺术效果。
韦远柏作品《九华天台》
四、艺术地位:承前启后,自成一格
在当代画坛,韦远柏的艺术地位体现在其对传统山水画的传承与发展上。美术界评价他“既守住了传统的根,又开出了时代的花”,他的创作打破了传统与现代的隔阂,为山水画的当代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有学者认为,韦远柏的作品不仅是对自然山水的描绘,更是对中国人“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诠释,画面中蕴含的人文情怀与生命意识,使其超越了单纯的视觉审美,达到了“画以载道”的境界。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赞誉韦老的作品“法度严谨,气息醇厚,处处闪耀着传统中华文化的迷人光辉,又无处不在地透射出当代人的鲜活体验,他以家乡安庆为题的作品最为生动感人、意气清和而意境悠远。”陈佩秋更称“其技法熔黄宾虹、郑午昌于一炉,点染水墨、浅绛青绿,无不皆中绳墨,诚吾辈同窗之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韦老180幅作品系统呈现出的艺术全貌,确立了其现代山水画大家的地位。
1953年作品即入选首届全国国画展,此后续作频现国内外重要展览。其从艺六十周年(2003)、八十寿辰(2004)画展皆为安徽文化盛事。《九华百岁宫》被中国驻外使馆收藏,《九华天台》载入《当代山水画佳作赏析》,《大好河山》获金陵祭书画展金奖,其作品及艺术业绩被广泛选登于多家专业报刊或典籍,并累累被印制成邮政明信片全国发行,从地方到国际的多重认可,见证了韦老的艺术影响力。
韦远柏作品《龙山晓黛》
五、艺术评价:自然造化,丹青永恒
韦远柏先生以笔墨为舟,载中华山河之魂,渡传统绘画之新境。从嘉陵江畔求学到九华峰顶挥毫,从龙山凤水间的跋涉到擎天一柱的眺望,他将师承脉络化入自然造化,终成“韦家山水”的苍润气象。韦老的艺术实践证明,真正的创新从来不是对传统的割裂,而是如老松扎根危崖、在文化厚土中生发出新的枝干。
韦远柏的山水画,达到了“可居可游”“如入其境”的境界,给人以高雅脱俗、清新隽永的艺术享受,这是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结晶。他以笔墨为桥,连接传统与现代,让观者在欣赏山川之美的同时,体悟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其艺术价值不仅在于作品本身,更在于为当代山水画的发展注入了持久活力。
韦远柏作品《古塔峥嵘 柏子沧桑》
2025年,韦远柏先生百年诞辰之际,安庆博物馆之友与安庆市企业家书画诗词协会联袂在安庆美术馆举办《百年远柏|韦远柏先生作品收藏展》大型收藏展(7月1日至7月14日),以此致敬韦老的艺术赤诚之心。
韦远柏作品《黄山始信峰》
韦远柏先生生前留影
《韦远柏先生作品收藏展》纪念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