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刚把天空调成橘子汽水味,青石板就开始冒甜泡泡!“来点艺术”带着丝竹的糯、街舞的嗨、昆曲的嗲集体卡点上线——热浪预备,心跳加速,快乐马上到你面前!
百花书局·丝竹浮香
在百花书局的屋檐下,江南丝竹之声缓缓流淌。
丝弦是流水梳过的长发,竹管是月光凿穿的隧道。当二胡的颤音遇上琵琶的轮指,江南的非遗便有了形状。这缕穿越六百年的清音,用丝与竹编织出独属于水乡的听觉密码。
以中国昆曲博物馆镇馆之宝——“宝和堂”堂名灯担为设计灵感的百花书局,将可拆卸的戏台智慧化作书架间的迂回,让六百年的昆曲美学在书页翻动间苏醒。
泛黄的工尺谱与评弹孤本仍带着油墨香,它们曾是老苏州人'挖宝'的秘境,如今与新锐戏曲文创共处一室,与昆博一脉相承,脚下的青石板,每一块都刻着焕新老宅的历史对话。
古吴轩书店·童心跳跃
石阶烫脚,小旋风们开跳!一脚踢飞暑气,围观队形秒变人形弹幕,汗珠闪光,笑声外放,连影子都在打拍子!
苏州之眼·昆曲幻境
摩天轮静立,座舱悬在半空像一枚枚未拆的礼物。水袖一甩,空气瞬间柔软,仿佛有人把江南的雾揉进热浪。戏未终,风先醉,观众屏息,怕惊扰了这场唯美的对话。
当最后一缕霞色被夜色吞没
掌心仍留着丝竹的香、鼓点的震
水袖的凉
关注“来点艺术”
下一次黄昏
我们再把热浪酿成一场
不必点灯的艺术之梦
#“来点艺术”专题页面>>
#“来点艺术”小红书>>
来源:艺术处、文化活动交流中心、情调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