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拍的艺术品市场,终于不像去年那样“死气沉沉”,出现了几件重量级的瓷器。
上半年,五件帝王御瓷横扫拍场,从永乐青花的淡雅到康熙珐琅的绚烂,折射出中国文化价值在国际收藏界的强势回归。
一、永乐青花梅瓶
佳士得“靛蓝若化”专场中,一件高35厘米的明永乐青花竹石芭蕉图梅瓶成为全场焦点。当拍卖槌以7812.5万港元落下时,这件有着六百年历史的瓷中珍品,刷新了这几年的永乐青花拍卖纪录。
梅瓶肩部云纹缭绕,腹部翠竹清雅、奇石峻峭、蕉叶舒展,仿佛将江南文人庭院凝聚于瓷身。其青花发色如蓝宝石般深邃,釉面光泽似月光流淌,抚之如触永乐年间的风雅余温。
这件瓷坛王者身世显赫:它曾由“古董教父”埃斯卡纳齐经手递藏,后入台北鸿禧美术馆著录出版。全球仅存三件传承有序的同类珍品,另两件分别深藏北京故宫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市场流通仅此一例。
永乐梅瓶的7812万港元天价,不仅是资本的狂欢,更是对明初御窑巅峰工艺的崇高致敬。
二、雍正天球瓶
仅仅数周后,香港佳士得拍场再掀狂澜。一件高达51.5厘米的清雍正青花九龙闹海图天球瓶,以7467.5万港元觅得新主。这件气势恢宏的巨作,将雍正帝的慕古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
九条姿态各异的龙翻腾于火云之间,追逐着火珠,近底处绘有汹涌的波涛海水纹。其龙纹设计暗藏玄机:三爪象鼻龙形象可追溯至宣德成化瓷器,而翼龙(应龙)更是成化瓷的典型图案。
此瓶最为珍罕之处在于其孤品身份:全球唯一可与之比肩的“姐妹瓶”深藏天津博物馆,本次亮相直接引发全球藏家血拼。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横款更昭示其不凡身份,这种仿明宣德御窑的实验款属清宫最高等级落款制式。
三、乾隆葫芦瓶
三月的香港,中国嘉德春拍现场,一对清乾隆粉青釉葫芦瓶引发持久角逐。起拍价1800万港元,经过多轮竞价,最终以4635万港元成交,成为当季中国瓷器拍卖的冠军。
这对高37.5厘米的粉青釉珍品,将单色釉美学演绎到极致。釉色如春水凝脂,温润如玉,展现乾隆御窑精准控制窑温的巅峰技艺。
葫芦谐音“福禄”,多籽象征子孙绵延,乾隆帝亲自定名为 “千秋万代”纹。其珍贵之处更在于成对保存:同类器仅见香港佳士得1990年拍出的单只浮雕款,成对亮相实属市场罕见。
当这对葫芦瓶最终以4635万港元落槌,“乾隆审美”再次以绝对实力碾压市场。它们不仅代表御窑工艺的巅峰,更承载着帝王对江山永固、子孙绵长的深切祈愿,在近三个世纪后依然闪耀着吉祥的光辉。
四、雍正粉彩盘
六月北京保利春拍现场,一件直径逾50厘米的清雍正粉彩过枝“福寿双全”八桃五蝠大盘以4255万元人民币成交。这件瓷器堪称拍场“老战神”,三十年间六次易主,身价节节攀升。
盘上桃枝自盘心苍劲舒展,沿内壁攀至盘口,再自然延伸至外壁,形成“花开两壁,桃实内外相连”的视觉效果。“雍八乾九” 的独特规制在此体现:绘八桃五蝠(“八桃”为雍正标志,“五蝠”谐音五福)。
这件大盘的升值轨迹令人惊叹:1994年香港佳士得首拍442万港元;2001年北京瀚海605万成交;2004年香港苏富比突破千万大关(1294万港元);2020年疫情中以3852万成交;今年再创新高达4255万。
三十年升值近十倍,完美诠释了顶级官窑作为硬通货的不朽魅力。八桃五蝠不仅寓意吉祥,更成为雍正官窑的身份徽章,在流转中见证中国收藏市场的成熟与壮大。
五、康熙珐琅盌
五月香港苏富比春拍,一只14厘米的清康熙珐琅彩胭脂紫地开光花卉纹盌以3360万港元成交。这只小盌揭开康熙帝的“彩瓷实验”,展现中西合璧的独特艺术魅力。
盌身四面开光内精绘牡丹、菊花等四季花卉,笔触细腻如工笔画。其最珍贵之处在于“康熙御制”蓝料双框款(非“年制”款),表明为皇帝书房专属赏玩器。
胭脂紫釉因含金配方流动性强,成品率极低,存世量仅占清宫旧藏珐琅彩的约7%。多数深藏台北故宫,市场流通极为罕见。
这件小盌虽比2017年北京保利同款牡丹盌(3565万)略低,但康熙珐琅彩存世不足百件的稀缺性,仍让它稳坐榜单。
希望对藏友有所帮助或者引起你的一些小兴趣。少走弯路,关于民间藏品的出手想必藏友们都会有疑问和顾虑,但是还是要尊重藏品的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以诚相待!你的一份认可才是最重要的。
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求真务实》
国内一线拍行送拍(嘉德,保利,翰海,中贸圣佳,古天一,大羿,明石,华辰,西泠印社,崇正,华艺国际,私下交易:全国国有文物商店交易会,博物馆推荐)香港拍卖:(苏富比,佳士得,香港保利,香港嘉德)藏品征集,(上方图片)详情咨询 叶老师
征集项目: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当代书画、油画雕塑、古董珍玩、紫砂艺术、铜炉佛像、瓷板画、印章、玉器、钱币、邮票等 (犀角,象牙,青铜器不征集)
收而不研者俗,藏而不鉴者傻,以藏学师者德,以藏悟心者美,以藏缘友者雅,以藏养藏者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