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生活 »

新书速递|热搜时代的《罗生门》:芥川龙之介正在解剖今日人性

大雨倾盆的黄昏,衰败的罗生门下,

一个衣衫褴褛的家将攥紧衣襟,

盯着城门角落堆积的腐尸——

饿死?还是抢走老妪手中那件褴褛衣衫?

芥川龙之介在1915年挥就的这一幕,如今正以更隐蔽的方式在我们生活中重演:社交媒体上挂着的热搜事件中,舆论从声讨到分化;朋友圈精心裁剪的九宫格背后,藏着滤镜下无处安放的焦虑;加班到凌晨三点的打工人,对着KPI燃烧亲情与健康……

《罗生门》

芥川龙之介 著

竺家荣 译

45.00元

湖南文艺出版社·灯塔ALight

热搜时代的“真相困境”

当屏幕上的热搜头条频繁反转,朋友圈叙事众说纷纭,你是否感到似曾相识?《竹林中》那桩扑朔迷离的凶案,武士、妻子、强盗、亡灵各执一词,所谓“真相”在利己的叙述中分崩离析。芥川早在一百年前便预言:“所谓真相,不过是人们用故事缝合的遮羞布”。

而今的互联网法庭上,每起热点都是新的“竹林凶案”:监控视频的截取片段、聊天记录的断章取义、小作文的情绪煽动……我们手握碎片化信息,在流量算法的推波助澜下,沦为举着道德大旗却看不见全貌的“睁眼瞎”。

朋友圈的“点赞暗战”

当朋友圈有人晒出生活越来越好的动态,总是不乏有人秒点赞后截图发到小群:“靠,他干什么勾当了?”——这正是《鼻子》中内供和尚的困境:长鼻变短后,众人从嘲笑转为失落,人性深处藏着“笑人有,恨人无”的毒刺。

当小红书博主删掉过度修饰的度假照,当朋友圈年终总结刻意隐去负债金额……我们皆是“鼻子和尚”:既恐惧被审视,又渴望被羡慕。芥川冷笔戳破:“人对他人的不幸怀有同情,但对摆脱不幸者却暗生敌意。”

燃烧在KPI火焰里的生活

画家良秀为完成地狱烈焰图,眼睁睁看着女儿在烈火中焚身。而今天的写字楼里,多少“良秀”正为项目燃烧自己?——“赶完这单就休假”变成永久空头支票,体检报告上的红字被刻意忽略,亲子时光被钉钉消息碾碎……当成功学成为新宗教,人心便是最灼热的地狱。

《侏儒警语》的箴言如冰水泼面:“人生就像一盒火柴,太谨慎是愚蠢,太冒失则危险”。在躺平与内卷的夹缝中,我们何尝不是进退维谷的“侏儒”?

来自陌生人的微光救赎

加班崩溃的雨夜,店员默默递来一杯热咖啡:“赠饮哦”;挤地铁时陌生人默默为你让出的一点空间……这些瞬间,恰似《蜜柑》中少女抛向弟弟们的金黄果实——在冷漠的现代丛林里,微小善意成为刺破荒诞的光矛。

而《河童》的讽刺更直指当下:“我们最想炫耀的,恰恰是所缺之物”。那些精心陈列的“精致生活”,有多少是为填补内心空洞的表演?

百年经典重印:

为什么今天我们更要读芥川?

重版推出的《罗生门》由 著名日本文学翻译家竺家荣倾力重译,精准复刻芥川文字的冷冽美感。书中 十一篇代表作,从《竹林中》的“后真相预言”到《某傻子的一生》的生命绝唱,堪称一部人性暗角百科全书。

封面上印着穿透时空的金句——

“所有妄念都有去处

盛满又倾覆的粥钵

焚烧少女的地域烈焰

或是罗生门上剥落的

比夜色更深的修辞”

当短视频肢解思考深度,当情绪输出取代理性判断,这本百年小书恰是一剂解毒良方。在芥川的人性实验室里,没有说教,只有赤裸的呈现与永恒的诘问——

在流量至上的罗生门下,你选择做扒襁褓的杂工,还是抱起弃婴的樵夫?

HOT

购买链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新书速递|热搜时代的《罗生门》:芥川龙之介正在解剖今日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