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知识网 中意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知识 »

原创 诸葛亮这辈子最不该杀的3员大将,若留一人,蜀汉可能一统天下?

诸葛亮的名字至今广为人知,许多人对他的印象主要来源于《三国演义》,将他塑造为一个“神算子”般的神秘人物。无可否认,诸葛亮在历史上确实有着无与伦比的贡献,他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但真实的历史中的诸葛亮,远不像演义中描绘的那样神机妙算。许多三国迷深信,诸葛亮一生中错杀了三员大将,如果其中有一个能够幸存,蜀汉的历史或许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刘封,来自荆州长沙,是刘备的养子。刘备当年刚刚来到荆州时,已经年过四十,虽然有女儿,却一直未能如愿迎来儿子。根据《三国志·刘封传》的记载:“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刘备决定收养刘封,希望他能成为未来的接班人。然而,命运却开了个不小的玩笑。几年后,建安十二年(207年)春天,刘备的妻子甘夫人诞下刘禅,这位儿子成为了刘备的继承人,意味着刘封将无法像原先预期的那样继承刘备的事业。尤其是当刘禅继位时,他将称刘封为“哥哥”,然而两人之间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注定了他们的关系从未能如亲生父子那样亲密。

刘封成年后,武艺出众,力大无穷。他跟随诸葛亮、张飞、赵云等蜀汉名将,作为“第二梯队”之一,参与了刘备征服益州的战斗。根据《三国志》记载:“所在战克”,无论在哪个地方,他带领的部队几乎没有遇到过失败。在刘封一生最辉煌的时刻,莫过于夺取东三郡之战。蜀汉一旦占据益州后,刘备的势力便迅速扩张,在汉中击败了曹操,晋升为“汉中王”,同时命孟达征服东三郡。

东三郡包括上庸郡、房陵郡和西城郡,虽然地处偏远,但其战略位置至关重要。尤其是上庸郡,地理面积广阔,极为关键。刘备考虑到孟达可能难以单独完成任务,便派刘封沿汉水南下,统领孟达的军队。刘封与孟达顺利会合并成功夺取上庸,战后刘封晋升为副军将军,统领五万兵马,堪比一方诸侯。值得一提的是,刘封和孟达能够顺利征服东三郡,还得益于关羽在另一个战线上的牵制。关羽率军攻打曹魏的襄阳和樊城,在初期阶段,他成功地围困了这两座城市,使得敌军无法支援东三郡。

然而,就在蜀军围困的关键时刻,关羽曾向刘封和孟达请求援助,但两人因为考虑到刚刚收复的东三郡人心未稳,担心支援会引发更大的动荡,最终拒绝了关羽的请求。这个决定,最终导致了刘封命运的转折。

转眼看向曹魏方面,许昌城内,曹操因关羽的英勇让自己心生恐惧,甚至考虑迁都。迫于压力,曹操向东吴请求援助,并承诺日后将整个江南地区封给孙权。孙权得知后,心生野心,决定背叛蜀汉,偷袭关羽,直接改变了战局。关羽在此役中损失惨重,不仅失去了荆州的三郡,还与儿子一同英勇殒命。此时,孟达见势不妙,决定投降曹魏,而将一切责任推到刘封身上,称自己与刘封关系不合,无法忍受下去。孟达甚至给刘封写信,劝他弃暗投明,投靠曹魏,指明刘封可能因其身份问题遭到蜀汉政治清洗。虽然刘封坚定不移,誓死捍卫蜀汉,但最终因不敌孟达而被迫败退回成都。

当刘封回到成都时,刘备怒不可遏,责怪刘封未能及时救援关羽。虽然刘备内心不舍,但他依然决定按照诸葛亮的建议,赐刘封自尽。诸葛亮曾告知刘备,刘封虽然勇猛,但等到刘禅继位时,刘封的威胁可能会更加突出,难以驾驭。最终,刘备在悲痛中作出了痛苦的决定,送走了这个曾视如己出的养子。

实际上,刘封并非单独负责东三郡的兵力,孟达在军中也有很大的权力。而孟达正是造成东三郡陷入困境的主要人物,他并不愿意在与襄樊的战斗中消耗过多兵力,因此巧妙挑拨了刘封与关羽的关系。正因为如此,关羽请求援助时,刘封支援的意义不大,但拒绝支援却带来了致命的后果。

关于刘封、马谡和魏延三位将领的争议,值得深思。倘若诸葛亮能够宽容其中任何一位,蜀汉的历史或许会有不同的走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知识网 » 原创 诸葛亮这辈子最不该杀的3员大将,若留一人,蜀汉可能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