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克里米亚的战火中,南丁格尔手提一盏油灯,以温柔的光驱散死亡的阴霾。百余年时光流转,这盏灯从未熄灭——它化作三湘大地上28.81万名护理工作者心中不灭的信仰。他们以白衣为甲,以仁心为刃,在生命的战场上,用双手托举希望,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热血书写“守护”二字的重若千钧。
今天,我们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以笔墨为舟,溯流而上,致敬那些在病房长廊中无声奔走的背影,致敬那些在生死线上力挽狂澜的双手,致敬那些用微笑融化病痛、用专业缔造奇迹的“提灯者”。
湖南,这片浸润着红色基因的热土,始终将护理事业置于“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从政策引领到制度创新,从资源下沉到服务升级,“关爱护士队伍,守护人民健康”的誓言铿锵落地。
数据为证,彰显磅礴之力。2025年,全省注册护士达28.81万人,较五年前增长21.52%;每千人口护士数跃升至4.41人,医护比优化至1:1.24;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士占比86%,本科及以上学历突破35%……数字的背后,是无数个“张月娟”的缩影——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月娟的身影始终坚守护理战线。她曾多次婉拒调离建议:“我的战场在病房。”;是湘潭市中心医院产科护士长王小婵,当遇见妊高症产妇,医护团队协作,仅用7分钟就完成术前准备,顺利将产妇推上手术台实施剖宫产。是道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何娟,她说,“护士的手,是患者最需要的‘止痛药’”……
专科精进,锻造钢铁之师。全省累计培养专科护士3万余人,覆盖28个专业领域,老年护理、儿科护理等紧缺领域培训比例达99%。在重症监护室,他们的手指如精密仪器般校准设备参数;在社区医院,他们从口袋中掏出巧克力安抚哭闹的患儿——专业与温情交织,制度与人性的光芒在此交相辉映。
时代向前,点亮传承之光。新时代的护理,早已超越“打针发药”的刻板印象。它是一场技术与人文的共舞,是传承与创新的交响。
于是,如您所见,00后护士以Vlog记录工作日常,用“Z世代”的幽默消解医患隔阂;男护士打破性别桎梏,以力量完成急救搬运,以细腻抚慰临终患者;他们的故事,被收录在“守护者联盟”的暖心三行诗、反差短视频、口袋清单中,成为时代最鲜活的注脚。
而技术赋能也在深刻改变一切。在“互联网+护理”的浪潮中,居家护理、远程监测让服务跨越时空,将健康送至千家万户。从湘江之滨到武陵深山,湖南正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现代化护理服务体系,以“金字塔”格局筑牢健康防线。
值此护士节之际,让我们凝视那些曾被忽略的瞬间——
监护仪蓝光下,护士踮脚挂输液瓶的剪影,如钟摆般温柔摇晃;
消毒液浸泡的双手,紧握患者掌心时传递的力量,胜过千言万语;
深夜值班服口袋里的一块糖果,藏着对患儿最朴素的关爱……
这些碎片,拼凑出护理工作的底色:琐碎中见伟大,平凡中显崇高。南丁格尔曾说:“护理是一门艺术,需要全身心的奉献。”在湖南,这门艺术被28.81万名护理人赋予了新的灵魂——他们是技术的匠人,更是情感的诗人;是健康的卫士,更是时代的炬火。
今天,我们以笔墨为礼,以山河为证,向每一位提灯者致敬:
愿你们在疲惫时,仍能触摸到初心的温度;
愿你们在争议中,始终被理解与尊重;
愿你们手中的灯火,永远明亮如初,照亮更多生命的旅途。
健康湖南,因你守护;岁月静好,与爱同行。
——大众卫生报编辑部